第一章  类书的定义…………………………………………………………(1)
         一  类书是什么…………………………………………………………(1)
         二  类书是知识性的资料汇编………………………………………(10)
         三  小结………………………………………………………………(13)
         第二章  类书的渊源………………………………………………………(15)
         一  类书源出“杂家”说………………………………………………(15)
         二  类书源出《尔雅》说………………………………………………(18)
         三  类书源出“赋”说…………………………………………………(21)
         四  其他类书源出说…………………………………………………(25)
         五  小结………………………………………………………………(28)
         第三章  类书源出史部说…………………………………………………(31)
         一  《皇览》与史部的关系……………………………………………(31)
         二  《史林》《科录》与史部的关系……………………………………(37)
         三  《四部要略》的编纂与类书发展空间的扩大……………………(40)
         四  类书与史钞之关系………………………………………………(43)
         五  小结………………………………………………………………(45)
         第四章  类书的编纂………………………………………………………(47)
         一  抄撰之风与类书编纂……………………………………………(47)
         二  记诵之学与类书编纂……………………………………………(56)
         三  博学风尚与类书编纂……………………………………………(58)
         四  知识主义与类书编纂……………………………………………(61)
         五  小结………………………………………………………………(63)
         第五章  类书的分类………………………………………………………(65)
         一  类书发展之趋势…………………………………………………(65)
         二  类书分类之层次…………………………………………………(73)
         三  敦煌类书的分类…………………………………………………(79)
         四  小结………………………………………………………………(90)
         第六章  类书的流变………………………………………………………(92)
         一  “事类”与“类事”…………………………………………………(93)
         二  从“事类”到“类书”………………………………………………(94)
         三  关于类书目录学位置的争论……………………………………(98)
         四  小结………………………………………………………………(108)
         第七章  类书的流传………………………………………………………(110)
         一  类书在日本的流传………………………………………………(110)
         二  类书在朝鲜半岛的流传…………………………………………(113)
         三  类书在越南的流传………………………………………………(120)
         四  小结………………………………………………………………(124)
         第八章  类书的流弊………………………………………………………(126)
         一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126)
         二  “獭祭”“饾饤”之学………………………………………………(128)
         三  科举严禁之书……………………………………………………(131)
         四  类书的僵化与生命力……………………………………………(135)
         五  小结………………………………………………………………(139)
         第九章  类书的功用………………………………………………………(141)
         一  类书与政治………………………………………………………(141)
         二  类书与文学………………………………………………………(147)
         三  类书与科举………………………………………………………(150)
         四  类书与教育………………………………………………………(152)
         五  类书与日常生活…………………………………………………(154)
         六  小结………………………………………………………………(158)
         第十章  类书文献学………………………………………………………(160)
         一  类书辑佚学………………………………………………………(160)
         二  类书版本学………………………………………………………(162)
         三  类书出版史………………………………………………………(167)
         四  关于类书研究的思考……………………………………………(172) 
         附录一  百年敦煌类书研究回顾…………………………………………(175)
         一  《修文殿御览》……………………………………………………(175)
         二  《类林》……………………………………………………………(178)
         三  《事林》、《事森》…………………………………………………(180)
         四  《琱玉集》………………………………………………………(181)
         五  《勤读书抄》………………………………………………………(181)
         六  《应机抄》………………………………………………………(182)
         七  《新集文词九经抄》、《文词教林》………………………………(183)
         八  《励忠节抄》………………………………………………………(185)
         九  《语对》……………………………………………………………(188)
         十  《籯金》……………………………………………………………(189)
         十一  《蒙求》…………………………………………………………(192)
         十二  《李峤杂咏注》…………………………………………………(193)
         十三  《古贤集》………………………………………………………(194)
         十四  《兔园策府》……………………………………………………(196)
         十五  《杂抄》…………………………………………………………(199)
         十六  小结……………………………………………………………(200)
         附录二  百年类书研究论著目录…………………………………………(202)
         一  著作………………………………………………………………(202)
         二  论文………………………………………………………………(205)
         三  外文著作…………………………………………………………(260)
         四  外文论文…………………………………………………………(261)
         后记…………………………………………………………………………(266)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