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呂氏傢族墓園

藍田呂氏傢族墓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文物齣版社
作者:張蘊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9
價格:1880.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105662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考古學
  • 考古
  • 藝術史
  • 文化史
  • 藍田呂氏傢族墓地
  • 考古圖
  • 呂氏傢族
  • 墓園
  • 藍田
  • 曆史
  • 傢族史
  • 考古
  • 墓葬
  • 中國
  • 古代
  • 姓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藍田北宋呂氏傢族墓園位於陝西省藍田縣三裏鎮五裏頭村,園內有傢廟、神道、石刻、兆溝等完整墓園配置,北部是傢族墓地。

墓園形製呈東北高西南低、東北寬西南窄“倒置酒瓶”狀,入口開於西南端,周圍環繞兆溝。傢廟位於墓園入口之北,屬呂氏族人祭祀場所,始建於墓園落成之時,延續使用時間長達近韆年。神道是連接傢廟與墓葬群的唯一通道,居於墓園中軸綫中部,道旁兩側排列石象生。墓園營造於北宋哲宗熙寜七年(1074年),使用至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

墓地位於墓園北部正中,墓葬自南嚮北橫嚮分為4排,輩份明確、長幼有秩,形製多樣,共埋葬呂氏嫡係傢族成員5代人29座墓。

本報告將墓葬分為成人墓和未成人墓兩大類,逐個墓葬進行瞭詳細的介紹,翔實的文字介紹,配以精美的綫圖和大量珍貴的發掘現場照片、遺物照片。

遺址及墓葬中共計齣土各類文物3000餘件(組),其中墓葬發掘齣土的隨葬品774件(組),被盜收繳文物93件(組),以瓷器、銅器、石器為主。

報告還收錄瞭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被盜追繳迴的呂氏墓葬文物,按器物質地分類進行瞭描述。報告有科技檢測報告、齣土器物修復報告、相關調查報告。

最後,作者就墓園選址、墓葬分布規律、墓葬形製分型、齣土器物用途分類、呂氏傢族源流、呂大臨生卒年等相關課題進行瞭考證研究。

《藍田呂氏傢族墓園》報告的齣版,為宋代墓葬製度、隨葬器物、社會生活等方麵研究提供瞭豐富的實物資料。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壹 前言
一 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
二 藍田縣置縣沿革
三 太尉塬與北宋呂氏墓園
四 北宋呂氏傢族及其墓園略述
五 考古發掘方案
貳 墓園兆溝
一 位置與現狀
二 工作方法與步驟
三 探溝解剖
四 考古調查
五 考古勘探
六 北宋墓園兆溝形製
叁 傢廟遺址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分區與地層
一 分區與布方
二 地層剖麵
第三章 重要遺跡
一 TG1第⑥層與F11遺址
(一)房址遺存
(二)F11墊土層
(三)齣土遺物
(四)年代判定
二 Ⅱ區第⑧層與F10遺址
(一)房址遺存
(二)灰坑遺跡
(三)齣土遺物
(四)年代判定
三 Ⅱ區⑦層與F9遺址
(一)房址遺存
(二)齣土遺物
(三)年代判定
四 Ⅱ區⑥層與F8遺址
(一)房址遺存
(二)路徑遺跡
(三)F8配屬院落遺存
(四)傢廟格局與南門位置推測
(五)齣土遺物
(六)年代判定
五 Ⅰ、Ⅱ區⑤層與F7遺址
(一)房址遺存
(二)F7配屬路徑遺跡
(三)傢廟圍牆遺跡
(四)F7南端路麵遺跡
(五)齣土遺物
(六)年代判定
六 Ⅰ、Ⅱ區④層與傢廟F6遺址
(一)房址遺存
(二)圍牆遺跡
(三)踩踏路麵遺跡
(四)齣土遺物
(五)年代判定
七 Ⅰ、Ⅱ區第③層與F3~F5遺址
(一)房屋遺跡
(二)地窯遺跡
(三)院落圍牆
(四)齣土遺物
(五)年代判定
八 發掘Ⅱ區第②層與F1、F2遺址..
九 發掘Ⅰ、Ⅱ區第①層
肆 墓園神道
一 神道位置
二 神道南端考古發掘
三 神道探溝解剖
四 神道調查與勘探
五 神道遺物
六 小結
伍 傢族墓葬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成人墓
一 呂大雅夫婦閤葬墓(編號M1)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齣土遺物
(以上第一冊)
二 呂大臨夫婦閤葬墓(編號M2)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齣土遺物
三 呂大防墓(編號M3)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四 呂景山夫妻閤葬墓(編號M4)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齣土遺物
五 呂省山夫人墓(編號M5)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六 呂仲山夫人墓(編號M6)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七 呂倩蓉墓(編號M7)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八 呂通與妻張夫人閤葬墓(編號M8)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齣土遺物
九 呂英與妻王夫人閤葬墓(編號M9)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齣土遺物
一零 呂大圭與前妻張夫人閤葬墓(編號M12)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一 一 呂大受墓(編號M14)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一二 呂氏庶母馬夫人墓(編號M15)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以上第二冊)
一三 呂大章墓(編號M16)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一四 呂蕡與方夫人閤葬墓(編號M17)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齣土遺物
一五 呂大忠與前妻姚夫人、繼妻樊夫人閤葬墓(編號M20)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齣土遺物
一六 呂大鈞前妻馬夫人、繼妻種夫人 閤葬墓(編號M22)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隨葬遺物
一七 呂锡山前妻侯夫人、繼妻齊夫人 閤葬墓(編號M25)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擾坑
(五)齣土遺物
一八 呂義山夫婦閤葬墓(編號M26)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一九 呂大觀墓葬(編號M28)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二零 呂至山夫妻閤葬墓(編號M29)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齣土遺物
第三章 未成人墓
一 呂興伯墓葬(編號M10)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盜洞
(五)齣土遺物
二 呂鄭十七墓葬(編號M11)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三 呂英孫墓葬(編號M13)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四 呂岷老墓葬(編號M18)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五 呂汴墓(編號M19)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六 呂文娘墓(編號M21)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七 呂大鈞孫女墓(編號M23)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八 呂麟墓(編號M24)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九 呂大鈞孫女墓(編號M27)
(一)位置與地層
(二)墓葬形製
(三)葬具葬式
(四)齣土遺物
陸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呂氏傢族墓齣土文物
一 瓷器
(以上第三冊)
二 銀器
三 銅器
四 锡器
五 玉器
六 石器
七 其他遺物
八 整理小結
柒 齣土遺物科學檢測
第一章 瓷器科技分析檢測.
一 實驗方法
二 樣品概況
三 結果與討論
(一)科技分析結果
(二)可能窯口判定
四 結論
第二章 玉石器、玻璃器及陶器無損分析檢測
一 實驗方法
二 樣品概況
三 結果與討論
(一)玉石器
(二)玻璃器
(三)陶器
四 結論
第三章 包含物分析檢測
一 樣品背景
二 樣品介紹
三 分析方法及測試條件
四 分析結果
(一)M1∶14白釉圓瓷盒內包含物
(二)M2∶39青釉素麵圓瓷盒內包含物
(三)M2∶49青釉素麵圓瓷盒內包含物
(四)M2∶50青釉素麵圓瓷盒內包含物
(五)M2∶82石條取樣
(六)M2∶121鬆香提取
(七)M4∶20墨塊提取
(八)M4∶32菊花形鳳紋石盤提取
(九)M4∶41球形銅器柄內插入物取樣
(一零)M6∶2銀素麵圓盒內包含物
(一一)M6∶3醬釉素麵小瓷盒內包含物
(一二)M6∶6銀牡丹紋小圓盒內包含物
(一三)M6∶11驪山石素麵圓盒內包含物
(一四)M6∶16青釉弧腹圓瓷盒內包含物
(一五)M6∶18青釉弧腹小瓷盒內包含物
(一六)M7∶2青釉小口瓷瓶內附著物
(一七)M7∶7驪山石圓盒內包含物
(一八)M7∶16白釉圓瓷盒內包含物
(一九)M7∶18醬釉斂口瓷鉢內提取物
(二零)M7∶21墨提取物
(二一)M7∶22白色塊狀物提取樣品
(二二)M12∶52黑釉瓜棱腹帶蓋瓷罐內白黃色粉末狀物取樣
(二三)M12∶10黑釉瓜棱腹瓷鉢內殘留物
(二四)M12∶20墨塊
(二五)M12∶43鎏金銅器柄內插入物取樣
(二六)M12∶49鎏金銅帶首取樣
(二七)M12∶49銅帶首內夾層取樣
(二八)M17∶14銅帶飾殘片取樣
(二九)M17∶14-2銅帶上附著物
(三零)M17∶17笏闆取樣
(三一)M19∶1白釉圓瓷盒內包含物
(三二)M20∶38墨提取
(三三)M25∶17白釉小圓瓷盒內包含物
(三四)M25∶28銀委角方形盒殘片及內包含物
(三五)樣品200628
(三六)樣品200659
(三七)樣品200680
第四章 紡織品分析檢測
一 樣品
二 分析方法與儀器
三 測試結果
四 結論
捌 齣土器物修復報告
一 前言
二 保存現狀調查
三 保護修復目標
四 保護修復過程
五 修復總結
六 齣土文物修復前後圖像展示
玖 相關調查報告
一 驪山西塬北宋呂氏墓地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二)調查綫索與方位確定
(三)調查時間與人員
(四)調查內容
(五)小結
二 山西夏縣司馬氏傢族墓園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二)調查地點
(三)調查時間與人員
(四)調查內容
(五)小結
三 北宋皇陵與安徽歙縣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二)調查地點
(三)調查時間與人員
(四)調查內容
(五)小結
四 呂大防流放路綫及埋葬地點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二)調查地點
(三)調查時間與人員
(四)調查詳情
(五)結語
拾 結語
一 從呂氏傢族墓園看北宋北方地區士大夫傢族墓園的布局與特點
(一)藍田呂氏太尉塬墓園結構布局
(二)夏縣司馬氏傢族墓園結構布局
(三)呂氏與司馬氏墓園的對比研究
(四)北宋北方士大夫墓園的基本 特點與布局
二 藍田呂氏驪山西塬墓地與太尉塬墓園的選址與比較
(一)驪山西塬墓地
(二)太尉塬墓園
(三)兩座墓園地望條件的對比與研究
三 呂氏傢族墓葬群排列規律的研究
(一)墓主名諱的研究與確定
(二)墓葬群橫嚮排列關係
(三)墓葬群縱嚮排列規律
四 呂氏墓葬的形製及特點
(一)未成人墓葬形製與特點
(二)成人墓葬的形製與特點
(三)呂氏墓葬形製的比較與研究
五 墓葬齣土器物的分類與用途
(一)隨葬器物的分類研究
(二)隨葬品組閤發展規律的研究
六 從齣土墓誌看藍田呂氏傢族淵源與變遷
(一)淵源與延續
(二)變遷與發展
七 呂大臨生卒年考
八 《考古圖》與墓葬齣土古器及仿古器
九 墓葬中的防盜掘因素
一零 茶具與茶文化
(一)烹茶
(二)點茶
(三)散茶
一 一 藍田呂氏傢廟沿革
一二 呂氏傢廟遺址部分建材的討論研究
(一)各期舉例建材的形製概述
(二)各期中舉例建材的共性
(三)舉例建材的縱嚮演變規律
後 記
(以上第四冊)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老師辦公室吃灰不如搬迴宿捨束之高閣(滑稽)

评分

雙十一840元購得

评分

雙十一840元購得

评分

老師辦公室吃灰不如搬迴宿捨束之高閣(滑稽)

评分

老師辦公室吃灰不如搬迴宿捨束之高閣(滑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