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立法技术研究

刑事诉讼立法技术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莫湘益
出品人:
页数:307
译者:68
出版时间:2017-9-1
价格: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971064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逻辑结构
  • 篇章结构
  • 立法技术
  • 刑事诉讼
  • 刑事诉讼
  • 诉讼法
  • 立法学
  • 法律研究
  • 法学
  • 程序法
  • 证据法
  • 辩护
  • 司法
  • 刑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与刑法、民法领域相比,学界对刑事诉讼立法技术的研究相对薄弱。迄今为止,国内就此选题尚无博士、硕士论文进行研究,相关的文献也多为零散。《刑事诉讼立法技术研究》综合已有的成果,全面系统地研究刑事诉讼立法技术问题,就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及相关法的内容调适,以及刑事诉讼法的篇章结构、规则内部结构、延续技术和语言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均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规范的立场或方案。

本书以“刑事诉讼法是什么”的价值命题为主线,充分运用了法理学、立法学的研究成果,贯彻了“部门法学上得去、法理学下得来”的思路,实现刑事诉讼法学与法理学的有效对接,将刑事诉讼法的价值研究与立法技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研究的一般化、浅层化。

作者简介

莫湘益,男,1971年3月生,湖南益阳人,法学博士,湖南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9.09—1993.07,西南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就读,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9.09—2002.06,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就读,获法学理论硕士学位;

2011.09—2017.06,西南政法大学就读,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

先后在《法学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刑事诉讼法》教材副主编1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代表作为:《庭前会议:从法理到实证的考察》(《法学研究》2014年第3期)。

目录信息

导论
一、研究内容及框架
二、基本立场和主要观点
三、xuan题的背景及意义
四、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五、其他有关表述的问题
D1一章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及相关法的内容调适
D1一节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内容互动
一、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紧密关系
二、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规范关联
三、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的互动发展
D1二节刑事诉讼法与“两院”组织法的内容调适
一、“两院”组织法的发展历程
二、刑事诉讼法与“两院”组织法的内容交错
三、刑事诉讼法与“两院”组织法的内容重整
D1三节刑事诉讼法与刑事执行法的内容调适
一、对分散式立法模式的技术评价
二、主要成文法国j1a的经验
三、刑事诉讼法与刑事执行法的内容安排
D1四节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的内容调适
一、律师法的发展回顾
二、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的关系梳理
三、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的立法模式xuan择
D1二章刑事诉讼法的篇章结构技术
D1一节对篇章结构技术的一般认识
一、法的篇章结构技术及其意义
二、法的篇章结构技术的基本要求
三、编、章、节、条的基本定位
D1二节'刑事诉讼法'篇章设计的完善
一、对现行法篇章结构的基本评价
二、域外法篇章结构的样本比较
三、审判中心改革背景下的篇章结构发展
D1三节'刑事诉讼法'总则的内容整理
一、总则应当规定的内容及其地位
二、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提取
三、刑事诉讼法的效力范围
D1四节'刑事诉讼法'条文组合的优化
一、条文冲突或导致误解的问题
二、条文重复或被无理拆分的问题
三、条文规定位置及排序不当的问题
D1五节'刑事诉讼法'附则的内容xuan择
一、何谓法的附则
二、关于法的附则的抽样考察
三、对刑事诉讼法附则的改造
D1三章刑事诉讼规则的逻辑结构技术
D1一节关于法规则的理论阐释
一、法规则是什么
二、法规则的结构
三、法规则与法条的关系
四、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规则设置比较
D1二节刑事诉讼法中的授性规则
一、关于授方式
二、关于如何授的一般性指引
三、关于利救济
D1三节刑事诉讼法中的义务性规则
一、现行法义务性规则的类型化梳理
二、义务设定须避免宣言式立场
三、法律后果要素须避免告诫式立场
D1四节刑事诉讼法中的义复合规则
一、刑事诉讼法中义复合规则的辨识依据
二、授边界及力行使的合目的性
D1五节刑事诉讼公力违法行为的效力评价
一、诉讼行为效力评价的立场与价值衡
二、两套评价机制的优劣势比较及关系处置
三、现行法中行为效力评价机制的检讨与完善
D1四章刑事诉讼法的延续技术
D1一节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技术
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回溯性观察
二、刑事诉讼法修改主体的法理思辨
三、刑事诉讼法的未来修改方式xuan择
四、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具体操作要求
D1二节刑事诉讼领域的暂时性变通授
一、暂时性变通授的概念证成
二、暂时性变通授的正当性思考
三、速裁程序、简易程序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系
D1三节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技术
一、法律解释的三种类型
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则
三、刑事诉讼立法解释的得失评价
四、司法解释的问题治理
D1五章刑事诉讼法的语言技术
D1一节条文词句的合乎逻辑与语言正确
一、对'刑事诉讼法'条文词句的逻辑与语言审视
二、逻辑与语言规训的主要理由
D1二节刑事诉讼法语言的明确与模糊
一、良好的法律应当语言明确
二、刑事诉讼法的模糊性不可能完全消除
三、刑事诉讼法由模糊走向明确的发展趋势
D1三节大众语言与专业语言的xuan择
一、以大众语言为主但不排斥专业语言
二、对现行法中专业语言的举例评析
D1四节刑事诉讼法的定义条款
一、定义条款的一般解读
二、定义条款的设置规则
三、定义条款的实在法考察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湖南商学院教师的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研究的视角很特别,有学习和借鉴意义。提出“法律整体修改应以决定称谓,部分修改应以修正案名义”,感觉对刑诉法和刑法修正方式的比较略显欠缺。pdf版本。

评分

湖南商学院教师的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研究的视角很特别,有学习和借鉴意义。提出“法律整体修改应以决定称谓,部分修改应以修正案名义”,感觉对刑诉法和刑法修正方式的比较略显欠缺。pdf版本。

评分

湖南商学院教师的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研究的视角很特别,有学习和借鉴意义。提出“法律整体修改应以决定称谓,部分修改应以修正案名义”,感觉对刑诉法和刑法修正方式的比较略显欠缺。pdf版本。

评分

湖南商学院教师的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研究的视角很特别,有学习和借鉴意义。提出“法律整体修改应以决定称谓,部分修改应以修正案名义”,感觉对刑诉法和刑法修正方式的比较略显欠缺。pdf版本。

评分

这是国内第一篇系统研究刑诉法立法技术的博论和专著。严格来说,本书可以归入立法学研究,只不过施展的对象是刑诉法。这也启发了长期停滞的立法学研究,应当抛弃过往过于务虚的范式,真正结合立法实例去做操作层面的研究。本书的瑕疵之一是对修改方式的辨析有盲点,修订、修正和修正案各不相同,立法机关有此自觉,学界反而闹不清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