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016.08,兩人自駕一輛中國牌照的小車,環遊瞭亞歐25個國傢和地區。
本次旅程分為兩個階段:
•2015年9月從中國上海齣發,至2016年1月到達英國牛津(所駕車輛製造工廠),即“由亞入歐”之旅;
•2016年3月從英國牛津齣發,至2016年8月到達中國新疆(本書作者齣生地),即“由歐入亞”之旅。
本書是作者自駕遊曆亞歐25國的經曆,講述從西伯利亞、斯堪的納維亞、英倫三島到地中海沿岸、中東、高加索、中亞,尋找與遇見的關於人、物、典禮、飲食的故事。作者以觀察者與體驗者的身份,試圖揭開某個宗教、民族、手工藝等等的一角麵紗,有些成功、有些失敗,其中有的是真實的失望與感動。在文字之外,輔以攝影,力圖講好亞歐旅行中最重要的事:尋找與遇見。
黎瑾
自由撰稿人。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新聞係,2010年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理學碩士學位。2013年起成為Lonely Planet內容策劃、中文作者,參與瞭近20本旅行指南,包括《甘肅和寜夏》《四川和重慶》《新疆》,以及《菲律賓》《北歐》等,同時為多傢媒體撰稿。旅行十餘年,足跡遍布亞、歐、美三十餘國,對陌生和未知始終抱有好奇心與探索欲,喜歡所有不切實際的東西和人。
紀韓
曾短暫服務於聯閤國計劃開發署(UNDP),後因機緣巧閤成為一名程序員,隨時在旅行者、攝影師和量化金融工程師間搖曳不定。內心常泛起對未知世界的嚮往,隻有在路上的時光纔能安分守己。曾作為LonelyPlanet中文作者參與齣版有《西南自駕》《經典攝影旅程》,不定期為多傢媒體供圖。對微型車輛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愛。
这是一本文字并不多但是可以放慢速度细细品读的亚欧自驾游记。需要做的只是,每读完一个章节之后放下书,在脑海里想象他们所描绘的人、物、场景,感受他们所拥有的经历。 他们所经历的仿佛不仅仅是331天亚欧大陆自驾的探索和冒险,描绘的更像是一段人生 — 两个默契的人,带着...
評分忙碌的周五收到来自黎瑾 纪韩夫妇撰写的《只有寻找和遇见》 这本书… 在他们穿越亚欧大陆的时候我已经关注了他们的旅途,在他们的公众号上阅读他们旅途中的点点滴滴,今天收到这本书心中十分感动,因为有梦想和探寻未曾预知地方的勇气。 今天一个上午不断的麻烦身边的朋友,来...
評分最近,号称两个“疯子”的青年旅行家黎瑾、纪韩,为读者带来了他们的旅行文学处女作《只有寻找和遇见—两个“疯子”一辆车的亚欧自驾》。这本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旅行文学作品,继续在该社多年精心耕耘的旅行文学读物中,别具一格,耐人寻味。 敢于在书名中,自称疯子的旅行...
評分书其实才读了一半,短文就是这点好,可以跳来跳去,先捡着第一眼吸引到自己的篇章看。 这是一本能让人读得进去的游记,并不太炫示美景,也没有探头探脑的猎奇,只是好像就这么不急不忙地走在路上,认真地看,好奇地试着理解、试着融入,然后娓娓道来地告诉我们,旅途中遇见的那...
評分早前读完了《只有寻找和遇见》,一直想着该写点儿什么,却迟迟下不了笔。可能是我作为后辈,向来对这位严苛(于己于人)的姐姐有喜爱之情;也可能是我从2015年开始跟着他们的公众号2Lunatics“云穿越”了欧亚大陆,对某些人物和故事已经熟悉——总之,阅读的过程更像是对旅程的...
文字太像飛機上的旅行雜誌瞭,實在提不起興趣,很難看下去,附送的小冊子倒是很實用
评分當今太多博眼球,湊字數的所謂“旅行文學”裏,能找到這麼一本乾貨滿滿,既有功夫紮實的優美文字,又有養眼的美景照片的書,實在是難得。旅行果然是需要積澱的,在微博“旅行大V”那裏看到的旅行,和這本書裏會看到的旅行,大概完全不能叫做一種東西。力薦!
评分喜歡作者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他們的故事。
评分一星都不想給
评分坐在空空的教室裏,讀完瞭這本遊記,我挺喜歡這類書的,從三毛的撒哈拉沙漠到最好金龜換酒,再到這本隻有尋找和遇見,旅行總是能帶給我們很多的思考????,旅途中遇到的人不管當時如何,迴想起來倒也充滿趣味,正是有瞭對陌生國度的嚮往與憧憬,纔讓我們更好的生活在當下。未來可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