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点。叶先生从具体的个体诗人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叶嘉莹
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 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自从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2002年、2015年分别被香港岭南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现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自1966年开始,曾先后被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密西根、明尼苏达等大学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自1979年开始,每年回大陆讲学,曾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数十所大专院校讲学,并受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受聘为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中华吟诵学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顾问兼北京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名誉主任。
著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等英文著作及《迦陵论诗丛稿》《灵谿词说》等近20种中文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界及广大诗词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灵谿词说》于1995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汉魏六朝是最令我头疼的朝代,原因很简单——太混乱、太挑战记忆力了!可是我也知道,这个时代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正是从这时起,中国文学走向了觉醒,许多个文学史上的“第一”就诞生在这历史最为黑暗的几百年间;也正是这一阶段的累积,才奠定了唐代文...
评分凭记忆归纳一下,主要的观点: 1,读诗很有必要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以及写诗时作者所处的社会状况。 2,强调诗歌内在的感发力量。以感发的浓淡,层次的高低,定诗歌的优劣。 3,崇尚真实情感,但也不否定雕琢文字,认为六朝的华丽文风对盛唐律诗文质并重的局面作了铺垫。 ...
评分1946年7月13日顾随给叶嘉莹的信: 年来足下听不佞讲文最勤,所得亦最多。然不佞却并不希望足下能为苦水传法弟子而已。假使苦水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此语在不佞为非夸,而对足下亦非过誉。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
评分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然余爱六朝故事,多读世说,于其时诗,则诵之甚少。 非但诵之甚少,甚至可谓知之甚少。 非不爱其诗也。爱之实不易也。 六朝之诗,虽非佶屈聱牙,然引典据经、曲意幽深、微言广义,千百年后,人不复知,虽欲爱之诵之,何其难也...
评分荐书|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MTIzNDQ5Nw==&mid=503865784&idx=1&sn=2c4e501686be63fc0a8d682c893c95d7#rd 2016-04-24 空山泥 止思 一、汉魏六朝诗 谈及中国古代文学,几乎无人不知“唐诗宋词元曲”,而这其中尤以唐诗为大宗。流传下来的唐诗...
诗人,用生命来写诗,用生活实践诗。
评分典故很多,很有意思。乱世的诗人们的人生就是一首首诗
评分真是一本好书,枉我读诗这么多年,却没看过叶老师的这本书,可能因为是从演讲中整理而来,读起来更加通畅,也弥补了我对汉魏六朝诗的一个空白,值得反复读。最近人事上的不公让我愤然,唯读诗使我心静
评分诗人,用生命来写诗,用生活实践诗。
评分真是一本好书,枉我读诗这么多年,却没看过叶老师的这本书,可能因为是从演讲中整理而来,读起来更加通畅,也弥补了我对汉魏六朝诗的一个空白,值得反复读。最近人事上的不公让我愤然,唯读诗使我心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