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戰爭研究 (1494~1559)

意大利戰爭研究 (1494~155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蒲利民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8
價格:1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20121743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曆史
  • 意大利
  • 軍事史
  • 歐洲近代史
  • 意大利戰爭
  • 歐洲近代軍事史
  • 蒲利民
  • 近代早期
  • 意大利戰爭
  • 文藝復興
  • 軍事史
  • 歐洲曆史
  • 哈布斯堡王朝
  • 法蘭西
  • 神聖羅馬帝國
  • 政治史
  • 戰爭史
  • 16世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意大利戰爭(1494~1559)是歐洲中世紀末期與近代早期的重大曆史事件,是意大利曆史的分水嶺,在歐洲政治史、外交史和軍事史上占有重要的曆史地位,它不僅帶來瞭歐洲外交與軍事領域製度性與技術性的重大變革,而且開啓瞭近代歐洲國際爭衡的序幕。這場幾乎影響整個西歐的持久戰爭促成瞭歐洲政治意識形態的嬗變,促使16世紀初的西方曆史著述進入瞭一個新舊交替、“群星閃爍”的時代,湧現齣瞭以馬基雅維裏和圭恰迪尼等“1494年一代人”為代錶的眾多政治思想傢和曆史學傢。本書將意大利戰爭置於歐洲國際關係曆史的宏觀背景之下,對意大利戰爭的發展脈絡進行瞭係統梳理,勾勒齣瞭一幅波瀾壯闊的16世紀歐洲國際關係圖景。

著者簡介

蒲利民:1975年5月生,甘肅隴南人,曆史學博士,2002年起任教於煙颱大學,主要從事國際關係曆史與理論研究。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不穩定的意大利平衡”:1494年之前
第一節 14、15世紀的意大利半島
第二節 新君主製國傢的興起:王朝政治與歐洲國際關係
小結
第二章 意大利半島危機與意大利均勢的破産(1494~1497)
第一節 15世紀末的意大利半島危機
第二節 教皇國與教皇政治
第三節 查理八世的遠徵與意大利均勢的破産
第四節 威尼斯同盟與福爾諾沃戰役
小結
第三章 意大利戰爭的國際化(1498~1515)
第一節 路易十二與米蘭爵位繼承問題
第二節 切薩雷的羅馬涅戰爭:新一輪的意大利戰爭
第三節 康布雷同盟與反法神聖同盟
小結
第四章 榮譽與權力——君主之間的戰爭(一)(1516~1529)
第一節 國際交往中的王朝政治與王室聯姻
第二節 意大利戰爭的再度爆發
第三節 哈布斯堡王朝的帝國夢想
小結
第五章 榮譽與權力——君主之間的戰爭(二)(1530~1547)
第一節 虛假的和平:1530~1534
第二節 意大利戰事再啓
小結
第六章 戰爭之尾聲(1547~1559)
第一節 亨利二世的意大利戰爭
第二節 查理五世遜位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分割
第三節 《卡托—康布雷奇和約》:16世紀歐洲和平憲章
小結
結束語 意大利戰爭時期的國際關係:外交與戰爭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個研究在國內做的還可以,梳理的比較清楚,但是沒有太多有創見之處,用的文獻主體也沒有特彆前沿的。但是在中文世界要瞭解這段曆史,這本書是最好的。

评分

作者索引工夫不俗,算是把這段時期相關的細枝末節的影響因素都翻瞭齣來,因此緒論寫得尤為紮實。不過相應的,其正文的論述稍顯平白淺顯,主要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分析西歐各國的戰爭與條約。其敘述不足以支撐緒論所言的復雜的層次,對於“常駐使節製度”、軍事技術變革等介紹不足;對教皇及教皇國角色也偏重於論述而缺乏剖析,同時稍微過於聚焦意大利戰爭的外部因素,從而對意大利內部各個城市國傢的分析稍顯蒼白,這也導緻本書後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好。書裏嘗試深刻剖析瞭米蘭、那不勒斯、薩伏依和佛朗什-孔泰地區的爭端溯源,但由於太過分散而稍顯混亂,引用文獻也非相關專著,使得讀者還是有些一頭霧水。作者可謂旁徵博引,多點睛之筆而少一傢之言,為16世紀歐洲史讀者貢獻瞭一本高質量的專著。8.6。

评分

抄書匠

评分

昨天在書櫃角落裏找到的,塑封還沒拆,不記得是什麼時候買的瞭,可能是去年吧

评分

作者索引工夫不俗,算是把這段時期相關的細枝末節的影響因素都翻瞭齣來,因此緒論寫得尤為紮實。不過相應的,其正文的論述稍顯平白淺顯,主要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分析西歐各國的戰爭與條約。其敘述不足以支撐緒論所言的復雜的層次,對於“常駐使節製度”、軍事技術變革等介紹不足;對教皇及教皇國角色也偏重於論述而缺乏剖析,同時稍微過於聚焦意大利戰爭的外部因素,從而對意大利內部各個城市國傢的分析稍顯蒼白,這也導緻本書後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好。書裏嘗試深刻剖析瞭米蘭、那不勒斯、薩伏依和佛朗什-孔泰地區的爭端溯源,但由於太過分散而稍顯混亂,引用文獻也非相關專著,使得讀者還是有些一頭霧水。作者可謂旁徵博引,多點睛之筆而少一傢之言,為16世紀歐洲史讀者貢獻瞭一本高質量的專著。8.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