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新译本)

红星照耀中国(新译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埃德加·斯诺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王涛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39.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70204786
丛书系列: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图书标签:
  • 红军
  • 采访记录
  • 社会学
  • 中国共产党
  • 文学
  • 近代史
  • 政治
  • 外国文学
  • 红星照耀中国
  • 历史书籍
  • 纪实文学
  • 红色经典
  • 中国革命
  • 20世纪历史
  • 传记
  • 政治书籍
  • 新译本
  • 真实记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第一部采访记录,也是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红军和苏区,以及革命领导人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由于其对历史 的权威记录,以及对历史趋势的准确预见,本书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名著,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2016年,本书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目。

本书经过斯诺基金会的官方授权。应斯诺基金会要求,该版本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定版重新翻译。译者王涛的译文得到了斯诺基金会的高度认可,成为斯诺基金会官方认证的中文译本。斯诺之女西安·斯诺为本书倾情作序。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他只身前往陕北苏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并由此创作了纪实文学经典《红星照耀中国》,成为世界报道红军的第一人。1949年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目录信息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一节 一些未曾解答的问题
第二节 开往西安的慢车
第三节 大汉子孙
第四节 穿过红色的大门
第二篇 前往红都的路上
第一节 遭白匪追逐
第二节 起义者
第三节 贺龙轶事
第四节 同行的红军战士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一节 苏维埃“巨头”
第二节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第三节 论抗日战争
第四节 悬赏两百万元的脑袋
第五节 红军剧社
第四篇 一位共产党员的来历
第一节 童年时代
第二节 在长沙的岁月
第三节 革命的序幕
第四节 国民革命时期
第五节 苏维埃运动
第六节 红军的发展
第五篇 长征
第一节 第五次“围剿”
第二节 举国迁移
第三节 大渡河英雄
第四节 过大草地
第六篇 西北的红星
第一节 陕西苏维埃:开创时期
第二节 死亡与捐税
第三节 苏维埃社会
第四节 关于货币的剖析
第五节 五十始知天命!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一节 与红色农民的交谈
第二节 苏维埃工业
第三节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 与红军在一起
第一节 “真正的”红军
第二节 彭德怀印象
第三节 为什么当红军?
第四节 游击战争的战术
第五节 红军战士的生活
第六节 政治会议
第九篇 与红军在一起(续)
第一节 “红色窑工”徐海东
第二节 中国的阶级斗争
第三节 西北四马
第四节 回民与马克思主义者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一节 再谈西北四马
第二节 “红小鬼”
第三节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第四节 关于朱德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一节 途中见闻
第二节 保安的生活
第四节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共产国际
第五节 那个外国智囊
第六节 告别红色中国
第十二篇 再回白色世界
第一节 兵变序幕
第二节 蒋介石被扣留
第三节 蒋介石、张学良和共产党
第四节 “针锋相对”
第五节 友谊地久天长?
第六节 红色的地平线
后记(1944年)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自然、生动、有生活、有激情。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以后,笔记本上留下的几个关键词。 SNOW是我们从小就在历史书上学到的人物,真正读了这本书,才发现他和历史书上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与其说他是一个“被统战”的对象,我倒更愿意相信,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发自内心尊敬、热爱红...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是本很有趣的书。 我总结有趣的原因在于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写作立场。作为外国人,他成长的环境、接触的价值观与这个风起云涌的东方国家有着太多的相异,而这个独特的国度在斯诺的头脑中是一片空白——“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

评分

红星闪耀70年——从《西行漫记》看历史题材作品的写作技巧 《西行漫记》的阅读是令人愉悦的,埃德加•斯诺,一个陕北苏区采访将近4个月的美国记者,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好的一个版本

评分

文笔绝佳,可以和毛选搭配着看。毛选有精妙周详的分析(帝国主义扶植买办资产阶级勾结地主阶级窃居高位毒害广大人民,根基不稳本性软弱最终必败),这本有生动真诚的报道(白匪残害苏区百姓烧杀抢虐无恶不作,兽行堪比清军入关,全国上下除苏区以外官匪荒病天灾人祸一应俱全,几无生色。苏区雷霆扫毒均田免税厉行法治军政齐举解放妇女普及教育一片生机,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奇制胜无坚不摧,革命火种撒遍天下,淬炼正兵根植西北直敌日寇……),写的真是热血澎湃激情万丈,实在太好看,简直让人有想飞到苏区去的冲动,斯诺的笔杆子顶的上千万张国府传单(事实上斯诺还真的拉了不少人到苏区去)。

评分

艰苦奋斗的红军战士,值得我们学习。

评分

斯诺以外国观察者的身份真实记录了“红色中国”,包括一个个鲜活的领袖形象,红色“小鬼”,“赌博”俱乐部,还有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飞夺泸定桥,让人不得不对红军战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而动容,以及文末的西安事变,停止内战,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深刻体会了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及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曲折历程。斯诺真是个可爱的人儿,红军战士也是,不得不说真的被长征精神所折服!

评分

设身处地去想,感人,近于神话,其实也不过是八九十年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