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到戊戌

从甲午到戊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茅海建
出品人:
页数:565
译者:
出版时间:2018-6-1
价格:CNY 123.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2253
丛书系列: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
图书标签:
  • 历史
  • 茅海建
  • 中国史
  • 中国历史
  • 歷史
  • 近代史
  • 我的藏書
  • 學術
  • 近代史
  • 甲午战争
  • 戊戌变法
  • 维新运动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政治
  • 改革
  • 历史人物
  • 清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茅海建,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是中国近现代史。

目前研究专题是戊戌变法史,著有《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

先前的专题是两次鸦片战争史,著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

目录信息

自序
导论
手稿本、抄本与写作时间
刊印与书名
《我史》“鉴注”的时段
《我史》的真实性
礼送康有为出日本
光绪二十四年岁暮康有为写作时的心情
“鉴注”的方式
《我史》光绪二十年——二十四年鉴注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导读
20.1 第一次进京会试
20.2 余联沅弹劾《新学伪经考》
20.3 曹泰之死
20.4 第一次桂林讲学
20.5 甲午战争与“上清帝第一书”
20.6 桂林山居与著书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导读
21.1 陈千秋之死与“同人局”
21.2 第二次进京会试
21.3 张荫桓赴日议和被拒
21.4 《马关条约》与“公车上书”
21.5 “联省公车上书”(“上清帝第二书”)
21.6 《冯关条约》画押
21.7 光绪帝战后改革之朱谕
21.8 康有为会试中式
21.9 授工部主事不就
21.10 “上清帝第三书”之进呈及光绪帝下发改革诸奏章
21.11 “上清帝第四书”
21.12 京师修整街道
21.13 开办《万国公报》(强学会)
21.14 与翁同稣之相会
21.15 翁同稣改革愿望与毓庆宫之妒
21.16 弹劾徐用仪
21.17 弹劾潘赞清
21.18 倡立强学会
21.19 与李提摩太之交往及西人参助强学会
21.20 强学会的捐款收入与内部矛盾
21.21 康有为离开北京及强学会被封
21.22 游历天津、山海关
21.23 与张之洞之南京相会,创办上海强学会
21.24 杨文会仪器款项
21.25 返回广东与《强学报》停刊
21.26 慈禧太后之逆施
21.27 康有为晚年所写之眉注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导读
22.1 万木草堂
22.2 康广仁、何廷光与《矢口新报》
22.3 “同人局”购书
22.4 第二次赴桂林
22.5 搜集日本书籍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导读
23.1 第二次桂林讲学与圣学会
23.2 回粤讲学、筑室花埭、再赴上海
23.3 巴西移民计划与赴京疏通
23.4“-上清帝第五书”、为王鹏运等人拟奏折
23.5 翁同稣挽留康有为,高燮曾奏荐人“弭兵会”
23.6 杨深秀欲保康有为,张仲炘与康有为之关系
23.7 运动京师各学会
23.8 德国占领胶州湾
23.9 联日本策与对日赔款延期
23.10 为杨深秀、陈其璋拟联英、日折,康有为对英国之认识
23.11 作联英、日策而未被采纳
23.12 英、俄贷款之争
23.13 自开通商口岸
23.14 大同译书局
23.15 “经济特科”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导读
24.1 总理衙门约见
24.2 “上清帝第六书”与《戊戌奏稿》之作伪
24.3 京师各省学会
24.4 “上清帝第六书”交总理衙门议复
24.5 “上清帝第七书”与进呈《俄彼得变政记》
24.6 上书联英、日拒割旅、大,再度发动联省公车上书
24.7 为文悌拟奏折
24.8 进星《日本变政考》等书
24.9 “昭信股票”发行
24.10 “英德续借款”
24.11 为宋伯鲁、陈其璋拟奏折派容闳赴美筹巨款办新政
24.12 请改律例
24.13 创立保国会
24.14 孙灏攻保国会,潘庆澜弹劾保国会,《国闻报》上的反击
24.15 康有为欲回广东,光绪帝催促总理衙门议复“-上清帝第六书”
24.16 与日本“合邦大会”
24.17 为杨深秀、徐致靖拟奏折,促发百日维新之旨
24.18 为杨深秀、徐致靖、宋伯鲁拟请变科举、废八股等奏折
24.19 与李盛铎之关系
24.20 徐致靖奏荐“备顾问”,翁同稣之罢斥
24.21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24.22 授总理衙门章京
24.23 上奏谢恩并进呈《孔子改制考》
24.24 废“八股”改“策论”
24.25 奉旨进呈奏折书籍,未就总理衙门章京职
24.26 生童岁科试请即改策论
24.27 设立特许专卖制度
24-28 为杨深秀、宋伯鲁拟奏折请定阻挠新政罪
24.29 弹劾许应骥
24.30 文悌弹劾康有为
24.31 优拔贡朝考改策论,科试之经史分科
24.32 请各省开设高等学堂、中小学堂
24.33 第二次进呈《日本变政考》
24.34 进呈觥绪二十三年列国政要比较表》等书
24.35 《京师大学堂章程》之起草
24.36 孙家鼐执掌京师大学堂与总教习之争
24.37 孙家鼐请删康有为书中孔子改制字样
24.38 张百熙保康有为“经济特科”,康党的保荐、保举攻势
24.39 康有为请在上海等处设立商务局
24.40 宋伯鲁请派梁启超督办上海《时务报》
24.41 康广仁要求康有为回粤办学
24.42 荣禄在天津的所作所为
24.43 孙家鼐请派康有为去上海督办《时务官报》
24.44 廖寿恒为康有为代递书籍条陈,孙家鼐上奏《时务官报》办法
24.45 “制度局”、“议政处”、“立法院”
24.46 李端棻请开“懋勤殿”
24.47 总理衙门议复“上清帝第六书”,光绪帝命“另行妥议具奏”
24.48 军机处、总理衙门再次议复“上清帝第六书”
24.49 议复“上清帝第六书”诸后果
24.50 设立“农工商总局”
24.51 汪康年改《时务报》为《昌言报》
24.52 陈宝箴奏请《孔子改制考》自行毁版
24.53 湖南新旧两派之争,杨深秀请力除积习
24.54 弹劾谭钟麟、松蕃
24.55“万寿节”庆祝、新政谕旨刊刻誊黄
24.56 徐致靖奏请开“编书局”
24.57 进呈《波兰分灭记》与光绪帝赏银
24.58 王照上书与罢免礼部六堂官
24.59 司员士民上书
24.60 光绪帝召见保举官员
24.61 新任军机四章京“参预新政”
24.62 曾廉上书弹劾康、梁
24.63 光绪帝任用军机四章京之“深意”
24.64 康有为上书“官差并用”与光绪帝裁汰冗员
24.65 徐致靖奏请设“散卿”
24.66 新任礼部堂官,阔普通武请设“议院”
24.67 京外士民亦可上书
24.68 懋勤殿的政治设计,欲留黄遵宪主持新政
24.69 光绪帝欲开“懋勤殿”
24.70 “设立参谋本部”、“改元变服”、“迁都上海”
24.71 游说袁世凯
24.72 徐致靖保袁世凯,光绪帝密诏
24.73 八月初二日明谕康有为赴上海与光绪帝第二道密诏
24.74 立山、杨崇伊、荣禄、李联英等人请训政
24.75 荣禄“调兵”与杨崇伊八月初三日递折
24.76 谭嗣同八月初三日夜见袁世凯
24.77 康有为八月初三日晚的活动及初五日袁世凯请训
24.78 与伊藤博文、李提摩太的会见,欲聘其为顾问
24.79 康有为初五日离京,慈禧太后政变
24.80 上海英领事派人救康并护送至香港
24.81 康有为到达香港及家人逃港澳
24.82 康广仁被捕
24.83 张荫桓被捕
24.84 荣禄入京,“飞鹰号”的行动
24.85 梁启超逃亡
24.86 谭嗣同被捕,王照逃亡
24.87 杨深秀被捕
24.88 杨锐、林旭、刘光第、徐致靖被捕经过
24.89 “六君子”就义,张荫桓等人之处置
24.90 陈介叔、梁元理赴京拾康广仁遗骨未果
24.91 康广仁事迹
24.92 文悌弹章之后果
24.93 上海捕梁启超之行动
24.94 广东捉拿康、梁之行动及抄没家产
24.95 从香港中环警署转居何东家
24.96 与贝思福勋爵在香港会谈
24.97 康有为东渡日本
24.98 改革派人士之处置及改革措施被废止
24.99 “十一不死”
24.100 写作动因与时间
附录
《我史》手稿本所录注文、跋语
韩文举注文
叶湘南跋语
伍庄跋语
刘翰棻跋语
孔昭焱跋语
钟玉文跋语
吴恒炜跋语
郑雪庵跋语
鲍文跋语
张砚瑜跋语
叶衍华跋语
孔昭鑫跋语
顾颉刚抄本所录丁文江之跋语
征引文献目录
索引
人名索引
奏折、条陈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茅老师的书也算不少了,这次的新作基本延续了老师严谨的风格,逐字逐句的分析和验证,看了很过瘾。唯一感觉意犹未尽的是涉及到太多的政治,老师在很多地方似乎欲言又止。可惜啊!  

评分

1 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据其自编年谱所说,并非是从甲午战败后才开始的,而是始于更早前的一次顿悟。那是1878年,他还在礼山草堂苦读经史时,一次打坐的过程中“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恍惚间,他觉得自己是孔子再世:“自以为圣人,则欣喜而笑,忽思苍生困苦,...  

评分

4月中旬,在上海师范大学准备复试,不经意碰上茅海建的讲座,关于康有为《我史》。讲座中他曾提及新书即将出版。前日,在合肥书店闲逛,发现已上架,《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定价83元。 回忆当时讲座,我有以下感觉: 一、当前历史学界很多地方太不严谨,...  

评分

海建教授大鉴: 拙著《戊戌变法史研究》承介绍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至深感谢。拙着《“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证稿》2007年2月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此书费时五年始写成,曾托友人函呈一部请正。(系寄北京大学历史系)未知收到否? 尊著《我史鉴注》及《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  

评分

海建教授大鉴: 拙著《戊戌变法史研究》承介绍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至深感谢。拙着《“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证稿》2007年2月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此书费时五年始写成,曾托友人函呈一部请正。(系寄北京大学历史系)未知收到否? 尊著《我史鉴注》及《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  

用户评价

评分

已入手。

评分

在一起9787108050656

评分

应该读五遍

评分

茅老师对史料的掌握达到恐怖的地步了,此书一出,康有为神话彻底破产,以前一切赞康的著作要推倒重写了。

评分

已入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