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乱世,一群湖南人趁时而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成就“同光中兴”,虽未能改变历史走向,却上演了中国保守主义的完美谢幕。一群非常之人,领一支非常之军,经历非常之苦,成就非常事业。这,就是湘军崛起的故事。
本书以军事进程的开展为叙述线索,以主要人物为叙述焦点,虽然是讲故事,但处处显露出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本书提出并解答了一些湘军史上绕不开的问题,譬如湘军转战南北,前后期的领袖有什么风格上的差异;胡林翼、曾国藩的独特风格对湘军的影响又如何。湘军在朝廷的奥援是什么情形,朝中有哪些高官亲贵明里暗里帮助他们;湘军统帅与权势集团——譬如“肃党”的关系,又是怎样。上述所谓的“揭秘”,既能满足“讲坛学”的需求,也是考验一位严肃的史学作家搜罗史料和分析能力的关键。同时,作者也通过事实和合理的逻辑推理来澄清一些个人的逸事流言以及重要事件,附加详细考证,将真相一一揭示。本书史料扎实、见解独到、议论平实,时而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处。
谭伯牛,知名近代史学者,致力于研究清史,尤长于太平天国史、湘军史及曾国藩研究。先后出版《战天京》《天下残局》《湘军崛起》《盛世偏多文字狱》等作品。
过瘾一,分析。这个牛先生没把曾胡左当作什么圣人,甚至把他们看成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或者说能够把他们遇到的困难,拉倒和我们一个层次上,再原原本本的掰给你看,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理由是哪些,后果如何。 过瘾二,战争。之前看过《复活的历史》,以为这是当代把战争...
评分1.古代文人带兵并不是亲自带兵打仗,而是在古代专制王朝只有文人才可以在体制之内运用人力、财政资源支持战争。不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打仗的本事有多高,而是他们能够调得动如此多的资源,特别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专制社会。 2.曾国藩避开长沙,远走衡阳,借创立水师之...
评分清明假期在家看了这套书,挺好看! 除了曾国藩老大,讲了几个猛人,最喜欢胡林翼,可惜死得早。天妒英才!! 曾国藩的成功真的离不开周围这些猛人,其实吧,占据半壁江山也没话说。。。。。 另,胡林翼,字润芝。。。。。。。。。润之。。。。。。。。。。
评分当我望着滚滚北流的湘江时,我脑子里浮现的是170多年前,几十万湖南人顺着这条水道北上走出湖南,平定东南、收复西北,通过几代人的奋斗,成就了他们的功绩和恶名。从此,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他们伟岸、狰狞、模糊的身影,也将他们的性格深深烙进了中华民族的基因中。 第一次...
评分无意中在凤凰网看到高人谭的对中国教育的评述,然后,高度怀疑谭历史观点的立论证据的正确导入。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306/66f7b014-52b1-4e73-83f0-0b261aab4966.shtml
4.5 在益阳待过七八天,就天天看厂吃鱼,都没想起这是胡林翼的家乡,该去看点什么。甩锅批评一下那几个益阳人hh
评分湘军大佬俱往矣,丹青难写是精神。十九年教师节次日阅讫于长沙望岳楼,时天气复热,秋老虎正作威也。
评分算是良心科普了 不过和战天京重复度太高
评分这本写的不如之前那本《战天京》,可能是因为以讲话稿改编的原因。不过,谭的整体认识论,是比较远离科班历史学科训练的,另外对于太平天国那一侧了解的不太深入,与陶短房的差别不能以道理计。但是行文流畅,思路清晰,在“湘军热”的诸多作品中,还算是质量比较上乘的。湖南人热衷于谈湘军,多数还是乡愿,不是说没有价值,而那些都是一个时代的最后回音。岳麓书社,2018.7~
评分牛哥确实厉害,这书是电视讲座的录音整理而成,讲前没有稿子,仅有提纲,能讲得如此清晰晓畅,足见功底深厚语言能力逻辑能力之强。推荐朋友们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