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毒舌研报》集合而成。适合研报初学者投资阅读。
中泰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非常好的研报入门指导书籍,作者写的也很用心。 上一次看分析师的书要追溯到《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了,里面对分析师这个职业贬多于褒。由于自己之前一直没怎么读过研报,所以也一直对分析师这个行业有所偏见,觉得以“新财富”为平台的研报评价体系完全就是个名利场(实际上...
评分有一则笑话:几年前,有人买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2个明星产品,然后翻了300%,所以总结投资就应该顺应巴菲特理念实行极简主义。突然,有人就冷冷回复一句:“好呀,那你现在给我推荐2个类似的明星产品呀。”巴菲特圣经时代已经过去,观测大盘—行业—个体操作流程更加顺应时代。 ...
评分有一则笑话:几年前,有人买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2个明星产品,然后翻了300%,所以总结投资就应该顺应巴菲特理念实行极简主义。突然,有人就冷冷回复一句:“好呀,那你现在给我推荐2个类似的明星产品呀。”巴菲特圣经时代已经过去,观测大盘—行业—个体操作流程更加顺应时代。 ...
评分有一则笑话:几年前,有人买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2个明星产品,然后翻了300%,所以总结投资就应该顺应巴菲特理念实行极简主义。突然,有人就冷冷回复一句:“好呀,那你现在给我推荐2个类似的明星产品呀。”巴菲特圣经时代已经过去,观测大盘—行业—个体操作流程更加顺应时代。 ...
评分有一则笑话:几年前,有人买贵州茅台和格力电器2个明星产品,然后翻了300%,所以总结投资就应该顺应巴菲特理念实行极简主义。突然,有人就冷冷回复一句:“好呀,那你现在给我推荐2个类似的明星产品呀。”巴菲特圣经时代已经过去,观测大盘—行业—个体操作流程更加顺应时代。 ...
懂得研究不一定能懂得投资,而且研报有利益关系,所以这么多人吐槽研报一出股价就跌。 对研报买入的公司整体来说对于沪深指数并没有明显超额收益。这是不是研报就没价值了呢?并非如此。 一. 合理选择研报的时间,: 1. 每年5月以后看深度报告是比较好的选择。(4月业绩发布总是牵扯到和上市公司的利益关系) 2. 每年新财富拉票季(11月前后),这是分析师能公开的最接近他们研究真相的内容,一点要重点关注“行业研究框架”这类关键词 二. 重视研报的逻辑而非结论,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书的内容中,电子行业与汽车行业的分析比较有趣,了解一些以前没想过的内容,比如:误区:汽车业重资产,回报率不高:中国,整车厂和零部件公司高度社会化分工,整车厂资产轻,零部件资产重,以周转率来观察,整车行业实质是轻资产。
评分策略部分以统计和暗线的分析见长,助读者能于万千研报中一眼识中价值研报。 宏观部分以明星宏观分析师的访谈为主,识人风骨后更能见其文真意。 看到这里时,方法论令我心不在焉、百无聊赖,险些直接结束阅读。 没想到在作者认为排在最末的行业研报部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每个行业的特点和规律被作者一一铺陈,辅以诙谐语气,使读者仿佛一下就能沉浸在行业寻宝中的快乐中。 不得不说,作者花了大量的精力阅读、总结并向我们娓娓道来,唯有感谢。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接下来嘛,该是读研报去了。 BTW,这本书还值得常翻常新。
评分扫盲用还行,有点经验贴的感觉(不是发财的经验,是看研报的经验),举例子的过程当中回顾了16-17年的行情。主要三大块研究报告:策略,宏观和行业,前面两个相互证实证伪,第三个快速了解行业,把握投资的基本逻辑,隐而不显的还有企业研报。一段一点评降低读者的心理压力2333,指路了一些知名分析师,其实开始看门槛不算高,但是看明白看出门道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等等我开始看这个不是因为投资的需求啊。。其实在想挑什么行业的问题,但是我本人就是我最应该慎重的投资嘻嘻,从发展周期,产业结构,上下游关系这些的去考察一个行业跟我之前的想法还是很不一样的,现在觉得哪哪都那样吧。
评分阅读行业这块内容
评分研报的研报,完成于2018年初,作为研报的搬运工,有些内容有一定的时效性,但它最大的努力意义就在于给没有系统读过研报的人一个研报体系的整体印象、研报阅读的方法地图,研报世界的向导,并且让你相信研报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