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歌,眾體兼備、題材寬廣、寓意深刻、格調高雅,是世界文學發展史上的奇跡。然而,要真正準確讀懂古詩涵義,領悟古詩的意境,則必須從作者的生活經曆、寫作背景、創作意圖、語言風格、訓詁字詞、用典齣處、前人注釋、版本考訂等等方麵去綜閤解讀與賞析。
因此,注釋古典詩歌,至少要具備古典文學、古典文獻學、曆史學等各學科知識的基礎與積纍。
陳永正教授長期從事古典詩歌的注釋工作,這是他幾十年經驗的總結。最初是研究生課程講義,今潤色整理,以供詩歌愛好者特彆是有誌於進行詩歌注釋的研究者使用。這次再版,做瞭大量修訂。
陳永正,男,1941年12月生,廣東茂名人。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研究員,中文係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古籍整理工作,論著有《沚齋叢稿》、《嶺南詩歌研究》等,編撰有《山榖詩注績補》、《王國維詩詞箋注》等古典詩詞箋注本及選莊本二十餘種。
2018年买到的。对于我而言,这本书太好看了!明面上,讲给诗做注,怎么做,如何做好?在阐述这样一件事。可万事同理啊,陈先生寻丝剥茧,讲分寸,讲学识,讲艺术灵感,注诗这件事,考验的是人的全方位啊。我欣喜地看到了如何做一个纯粹又繁杂,理性又感性,又专又博,的“人”...
評分诗注要义在要义 如本书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本书最原始的部分当是由作者《沚斋丛稿》中讲义"纠谬"一节扩充而来的"要义篇"。而书中之"指瑕篇"则为作者作文的"数据支持"。观本书之分篇,起首的"要义篇"有200页之多,而末尾的"指瑕篇"也有100来页。中间的三篇"简史篇"、"评论篇"、"...
評分 評分這本書可能主要的特點是在注釋中體現詩學。但從注釋上,沒有什麼新鮮的。問題是,注釋需要多少鑒賞或者體驗的東西一直是有爭議的。
评分多舉陳錢
评分這本書可能主要的特點是在注釋中體現詩學。但從注釋上,沒有什麼新鮮的。問題是,注釋需要多少鑒賞或者體驗的東西一直是有爭議的。
评分膜
评分沒覺得像有些人吹的那樣“功力深厚”,倒是有些以前不明白的地方終於知道齣處瞭:比如徐晉如等人鄙夷紅樓夢的“爛詩”、論詩愛唱高調,原來都是淵源有自。看瞭這個“增補本”,覺得廢話不少,比如下冊簡史一章,這麼湊幾條筆記拼一拼還不如刪掉。不知初版可能更精煉些?另外,找好幾個人給自己寫序這種事挺無聊的,尤其序本身還寫得挺無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