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全年时间顺序分为24篇,每月2篇,从不同角度亲近人文自然。书中文字活泼、清丽,内容基于对众多博物学家和科普工作者的采访及大量资料的查阅,除对自然万物进行人文、科普、历史解读之外,也穿插了如何观察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其友好相处的知识。读者可以深深体会到博物的严谨与浪漫,并跟随书中的方式开启趣味十足的“博物式生存”。
凌云,资深媒体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先后任职于《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旅伴》等媒体。博物、花艺及手绘迷恋者。
一、收集种子的天冬。可以密封在玻璃瓶中的诗意。 如何保存:完全干燥,和两片蚊香片密封起来杀虫,装入玻璃瓶。 荐书 《种子的故事》,科学散文,有情怀有故事。 《野果游乐国》,我国台湾地区作家关于种子和果实的科普图书。 《生命的旅程》,邱国出品,电子显微镜下的种子微...
评分《万物与花同》后记 告诉朋友我的书定名“万物与花同”的时候,他想成了“万物与花童”,稍微讶异了一下,说“这名字真是好啊”!我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在博大的自然万物面前,我不过是个侍弄花草的小童仆——是的,也许这才是我这本小书的真意。“万物与花同”是“无我之境...
评分凌云爱风花雪月,但不是在雪月风花的意义上爱。 遍及草木鸟兽之名,这是诗。 云胡不喜?云外空如一! 其实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真的都是物的体系。 万物和花一样,是实在的,在绚烂和净美之外,还有不灭。 这本书不只是花,它也是种子和化肥,是色泽及其触觉,是屠门大嚼和细嗅...
评分凌云爱风花雪月,但不是在雪月风花的意义上爱。 遍及草木鸟兽之名,这是诗。 云胡不喜?云外空如一! 其实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真的都是物的体系。 万物和花一样,是实在的,在绚烂和净美之外,还有不灭。 这本书不只是花,它也是种子和化肥,是色泽及其触觉,是屠门大嚼和细嗅...
评分《万物与花同》后记 告诉朋友我的书定名“万物与花同”的时候,他想成了“万物与花童”,稍微讶异了一下,说“这名字真是好啊”!我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在博大的自然万物面前,我不过是个侍弄花草的小童仆——是的,也许这才是我这本小书的真意。“万物与花同”是“无我之境...
虽然挺好……但这评分也太偏高了吧
评分看完了万物与花同,最感兴趣的仍然是收集甲虫的那个老师。我佩服这样的人,他们专注于一件事,为之付出金钱与精力,且乐在其中。正如《编舟记》中的男主,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无趣又枯燥的工作,也许这只是我们外人的感受,沉迷于其中的他们应该是觉得とても面白いですね。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在图书馆无意中看到借回来的。天南地北拍雪花的,坐高铁追云的,收集陨石的天文学工作者,在北京路亚的钓鱼人,醉心于的花鸟虫鱼更不必说,这本书相当于收集了现在稍微有些名气的博物、自然方面的“网红”(?不知道怎么形容),喜爱博物的人,可以看看除了花草之外的领域。世界之大,品类之盛,悠游其中,不亦快哉。
评分开始是被内容吸引,走进万物,走进博物,走进自然需要一些指南类的图书,这本是全方位介绍的,从初入到升级:荐书、推人、装备、路线图,以及如何找到正确的博物圈……再刷的时候,就被里面的人吸引了。为了造一片雨林,可以用上所有的资源;为了追一片云,可以跳上高铁;为了拍一片雪花,可以在零下的极寒户外待几个小时……再按图索骥去看了他们的微博,有人每天都在鉴云,有人时常都在观星,还有人,总是在赏花……满满的对博物的热爱之情溢出纸本书和屏幕,所以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本博物之书,情怀之书,热爱之书。
评分挺好的一本博物引荐书,也就是生活的点滴吧,也不知道该如何入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