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设计 日本 小矶裕司 文字 语言 理想国 日本设计 随笔
发表于2025-02-02
日本人不敢说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编辑推荐】
▲“凶猛的黑洞”再袭!
被原研哉誉为“沉默寡言的天才猎手”,日本设计师小矶裕司用“文字”表白“设计”。
▲对文字设计的多维思考
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小矶裕司在VI设计、建筑物标识设计等领域都有众多重磅作品,斩获众多奖项,而他本人并未止步于对文字的设计,还对汉字与日文之间的渊源抱有强烈兴趣。本书便以日文假名之由来的四十六个汉字为线索,展开他对于“文字”多维度的思考。
▲ 以设计师之眼冷静观察中日文化
十多年间游走于中日两国的小矶裕司,对两国文化均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文化生活中的种种细节都能成为他思考设计的着陆点,进而转化成设计灵感的来源。这本书正是一名日本设计师对中日文化冷静观察、思考的记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平面设计师小矶裕司的设计随笔集,是作者关于文字设计、设计与流行文化的关系、中日文化等的诸多思考。
设计来源于生活,时刻关注社会,观察身边事,亦是设计师的一种自我修养。因工作原因,小矶裕司长年往返于中日两国,这让他对两国的文化、社会都有敏锐的洞察力。他从从一休哥在地上撰写佛经的故事,讲到日文“し”(死)字写法的演变历史;又从日本顶级偶像组合SMAP的代表曲《世界上唯一的花》的歌词,嗅出近代人过剩的自我意识。他写日本人为什么不说“设计”,也奉劝人们不要把文字叫“字体”。
这本书共有四十六篇文章,对应日语的四十六个平假名。日文平假名实际上均源自于中文汉字的草书体,这成为小矶裕司写作的出发点。比如,日文的第一个假名“あ”,其来源正是草书的汉字“安”,“安心一下,人类都是一样的”一文便由“安”字的变化写起。小矶裕司认为“平假名与汉字的关系,本质上就是日中关系的隐喻”。在本书中,他以敏锐的设计师之眼,从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作品、社会现象出发,去探寻中日两国的文化渊源,并书写自己在设计之中与设计之外的思考。
小矶裕司:平面设计师。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会员,东京文字设计师俱乐部(TOKYO TDC)会员。1966年生于东京,2006年成立日本设计中心小矶设计研究室,2012年担任北京大思广告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曾获日本Illustration展大奖、日本标志设计协会标志设计最优秀奖等诸多殊荣。因工作原因从十余年前便常驻中国,现往返与中日两地,对两国的文化均有着敏锐的观察。
还行还行,一本书有一两篇可以看看
评分版式和纸张上都很用心,每页题目变成中文字怪怪的,原版应该很讲究。一些设计和一些随笔,但觉得没有那么深刻,从设计和从其他方面,谈论的没有想象的深刻。大概是朋友与我谈起这本书,所以对其期盼很高。但也看到一些不同文化下的差异。大概这样吧。
评分02-07 目录的五十音顺序假名和中文汉字的呼应很有趣 但也能看出有些不是直译而是有意构成这样的联系 包括章节页汉字与假名的演变过程也很有意思 / 但还是觉得书名取得太大了 即使是题为“日本人不敢说设计”这一节也没体会到其中意味 所以会有些标题党的嫌疑 / 内容总归来说谈不上很吸引我吧 / 04-15 看了一半就搁一边了 现在又拿出来看 觉得非常有意思 hhhhh 奇妙的转换 / 06-23 终于读完 小磯先生从一个在中国呆了很多年的日本人的角度讲述这些语言、社会现象等背后的隐藏的文化渊源 还是蛮新鲜的 开始重新思考身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
评分日本平民设计师小矶裕司讨论中日文化差别,真正的书名应该是那一行小字「中日不同」。 不得不说,小矶先生您的书写的实在太差了,这就是我中学时代每天的日志啊,甚至可能都比不上,难能可贵的是几十篇没有一篇能拿出来说说的,难得啊小矶先生,读您的书太痛苦了,您只需要把您的随笔去掉马上就会好很多。 “今天也认真的过完了,明明没有喝醉,却像做了一场虚幻的梦。”(连我唯一喜欢的这句也不是您的文字啊,这实在太让人伤心了。)
评分一半以上页码都是字库,一个字一页,而随笔又和设计不是太关联,这选题奇葩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日本人不敢说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