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1954- ),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外国多所大学讲学和研究。1980年代,研究领域着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而后逐渐将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1990年代初开始关注现代中国学术史,近年兼及现代中国教育史。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学术自选集》(1997)、《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1999)、《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主编,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图像晚清》(合著,2001)、《中国大学十讲》(2002)等。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
听书听完的,摘抄解读词如下,很喜欢不预设审美的说法: 陈平原认为,雅俗对峙,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没有被专门研究过,这是一个学术空白。 不同时代的大众观念,决定了小说中的侠客形象。如果指责侠客承认皇权正统、追随清官就是奴才...
评分《千古文人侠客梦》读后 这本书研究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武侠小说,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中以为文学类型的研究是文学研究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一方面作为一种类型,必将继承它的文学传统,但另一面,一部作品要想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就必须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且描述出...
评分 评分自初中开始就喜欢武侠,向往金庸笔下的侠之大者,倾心古龙笔下的侠骨柔情。捧起一本武侠小说,就不忍放下,看完一段故事,总念念不能忘。我想书里那个遥远的江湖,那些仗剑而行的侠客,那些恩怨情仇,那些高手之间的对决,那些江湖儿女的爱情,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情怀,...
评分卡通·武侠·童话情结,是早就想写的题目,其中的联系是显然的,但如何写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结构。 陈平原的这本书也是早就想阅读的,果然,很有些启发,尤其是他的方法论,从学术的角度来考察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武侠小说。 刘厚生的文章《读武侠小说好...
当今“平原君”语言活泼生动,虽是学术著作,却平实易懂,内容深入浅出
评分一箫一剑平生意
评分对武侠的研究类文章,读起来没趣,但见解不错。
评分大成之作,全面之作,有史有评,同类书籍中比较“金庸”。
评分对武侠的研究类文章,读起来没趣,但见解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