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或生活》 收录了“图说伦勃朗”与“艺术和道德”两部分内容。如果说在前一部分中,作者茨维坦·托多罗夫扮演了鉴赏者和评论者的角色,将探究的目光投向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的艺术和生活世界,试图通过对伦勃朗表现日常生活的版画和素描作品的分析,来探寻画家的人生轨迹;那么,在后一部分中,他又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文学批评领域,探讨在文学艺术领域中,艺术是否要臣服于道德,艺术家的伟大是否注定取决于他们的实践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通过对历史的纲要式梳理和对各种观点留有距离的审视,托多罗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者简介:
茨维坦·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 ,1939—2017),出生于保加利亚,1963年移居法国。自1968年起成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研究员。托多罗夫是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叙事学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其论著涉及文学理论、思想史、艺术史、政治学以及文化现象分析等诸多领域。
译者简介:
俞佳乐,浙江杭州人。曾就读于南京大学,先后获得法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法语系主任。已出版专著和译著十余部。2014年获傅雷翻译出版奖新人奖。
伦勃朗全名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人们和称呼米开朗基罗一样,亲切的称呼他的姓。 伦勃朗是以传统的历史画形式为遮挡,事实上绘制了无穷的思想,他的画作,不仅是他的思考,画作本身也在思考,并应发他人思考。暂时...
评分伦勃朗全名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人们和称呼米开朗基罗一样,亲切的称呼他的姓。 伦勃朗是以传统的历史画形式为遮挡,事实上绘制了无穷的思想,他的画作,不仅是他的思考,画作本身也在思考,并应发他人思考。暂时...
评分后半段思想史的部分很棒,无需多言。波德莱尔是个绝好的例子,用来证明艺术家所声称的理念,与受众(评论家、普通观众)用来说服自己和他人的理由,常常并不真的是同一件事。 波德莱尔可以说“艺术不应屈服于任何道德观”,那是因为他已见到既有的道德观都是不完美的,但既然已...
评分后半段思想史的部分很棒,无需多言。波德莱尔是个绝好的例子,用来证明艺术家所声称的理念,与受众(评论家、普通观众)用来说服自己和他人的理由,常常并不真的是同一件事。 波德莱尔可以说“艺术不应屈服于任何道德观”,那是因为他已见到既有的道德观都是不完美的,但既然已...
评分“绘画最重要的是什么?” “灵魂。”伦勃朗轻轻地吐出两个字,定了会儿神,接着头也不回地继续作画,再没多说一个字。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
画家的艺术作品和画家自身生活的关系,艺术作品是从生活中长出来的,没有伦勃朗从新婚燕尔和事业有成到妻死子亡和债主上门的人生,就没有伦勃朗和伦勃朗的画,但艺术并不能归结为伦勃朗的其他生活,伦勃朗的画是伦勃朗从生活中奋力打开的一个领域,他与伦勃朗的生活不同甚至需要他牺牲自己的生活。伦勃朗的画不等于对其生活经历的真实反映,伦勃朗笔下人物形象和伦勃朗的个人道德也不能简单划等号。为了艺术和美,艺术家甚至是冷酷的,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全人类,无论是贝多芬、罗丹、塞尚还是伦勃朗。古典主义中艺术臣服于道德,而18世纪后艺术从他律走向自律。梅铎认为艺术和道德本质相同,都是对世界的爱,此论点并非绝对真理,因为不是所有作品都这样,也因为作品的品质与作者/读者的品质并不等同。
评分托多罗夫笔下的伦勃朗温柔而孤寂。他是道德的弃子,像芥川《地狱变》里的那个画家,艺术从来都是第一等事。那些风俗画(以素描为主)无不是一种冷眼的旁观,停滞的时间拒绝了道德判断的进入,而为美的献身敞开了极境。莎斯姬亚,伦勃朗的妻子,却又是他艺术的牺牲品,女性主义批评家摩拳擦掌,托多罗夫为其辩护:「伦勃朗要表现的不是他的私密世界,而是整个世界。」耶稣、圣母混迹人间而不失其伟大,想起来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段》里降临凡人身边的上帝,如果只是暂时的孤寂却能换来无限的共鸣与崇高,谁能愿意承担这冷酷的角色。伦勃朗加入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他那个时代无数平凡人的身影和宁静而神圣的生活气息
评分书的第二部分涉及思想史的内容读着有点费劲,哎能力不足。。。
评分“对于伟大的画者,人们最期待的不是其品质的证明,也不是对他人罪恶的审判,而是他了解并帮助了解人性的能力,无论是窃贼、杀人犯,还是圣人或者英雄,艺术家为创作耗尽所有气力,他对周围世界无动于衷,世俗弘扬的价值与他再无关系。”
评分原本觉得不感兴趣的,但是这本托多罗夫很好读,前文从伦勃朗的画作和生活经历入手,后文讲了诗歌等艺术与道德、生活的关系,“艺术不是个性的表达,是以特定的方式不停驱逐自己。”读着读着想到一些依旧会让我感到悲哀的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