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永宁寺的大火不久,有人从靠近高欢老巢的东莱郡来,说在东海中看到了世间不存的佛塔——浮图:
“光明照耀,俨然如新,海上之民,咸皆见之。俄然雾起,浮图遂隐。”
和短暂的人类生命一样,城市自有它们的生与死。而洛阳的故事,人们也恰恰是从它的身后劫灰说起。
这不仅是历史,也不 仅 是建筑,它们更是人的故事。
唐克扬,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第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2009年纽约当代亚洲艺术周入选艺术家。
和现实中如此破败的城市相比,洛阳的显赫如今只留存在古典文本中。本书起名为《洛阳在最后的时光里》,英文名“The ash of a city”倒是更加好懂。如作者所言,“实际上这本书的真正主题是结局。”作者截取北魏洛阳繁华而又短暂的历史,不仅从考古废墟中,同时试图从中国文学的...
评分那座在雄心壮志下规划出来的城市早已经不复存在。 石像的面部已经破碎,但仍美到极至。在石像曾经屹立的地点,只有农人还在那里耕作。 流水不复。一个叫索靖的人,因为他一千七百余年之前对洛阳的一句神秘谶语而被记住——“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
评分那座在雄心壮志下规划出来的城市早已经不复存在。 石像的面部已经破碎,但仍美到极至。在石像曾经屹立的地点,只有农人还在那里耕作。 流水不复。一个叫索靖的人,因为他一千七百余年之前对洛阳的一句神秘谶语而被记住——“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
评分中国古代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城市,除了长安,我想便是洛阳了。可惜,昔日的荣光早已不再,她消逝在了时光里,淹没在了废墟中。 每次经过这座城市,总想驻足,去看看她的模样,嗅嗅她的气息。时至今日,还未及一睹她的芳容。倒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的把她追忆,这个号称十三朝古...
评分中国古代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城市,除了长安,我想便是洛阳了。可惜,昔日的荣光早已不再,她消逝在了时光里,淹没在了废墟中。 每次经过这座城市,总想驻足,去看看她的模样,嗅嗅她的气息。时至今日,还未及一睹她的芳容。倒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的把她追忆,这个号称十三朝古...
一部介于城市规划史、古建筑史、考古文博和学术随笔之间的著作,语体上有一种溢出于历史滞重的简逸和轻盈,但所谈论的内容毕竟又是错综的。稍微不足的地方是说理部分往往同义反复得太多,有点噜苏冗赘。惶惶至洛,时雨翩跹。
评分雜七雜八地說了很多似是而非的看法 不是歷史 也非藝術 算散文詩罷
评分好久没读“闲书”,突然发现已经欣赏不了这种风格了
评分英文名是真好(The Ash of a City),部分题材和视角也抓得不错。但笔调实在是拖沓,结局后的数章更是画蛇添足的典范。每两三页必引某个心理/人类/历史/建筑/文学理论,同突然蹦出的黑色背景配文字说明的图片插页一起扰乱读者的阅读节奏。各方面素材面面俱到然后轻松地滑过,几乎是毫无意义地炫耀学识,很不高明。感觉就适合现在大学里文学协会成员的审美。我是白期待了。
评分过度抒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