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記憶中的曆史

搶救記憶中的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同濟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伯超
出品人:
頁數:2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5-1
價格:6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0878218
叢書系列:中國建築口述史文庫
圖書標籤:
  • 口述史
  • 建築學
  • 建築史
  • 建築
  • 中國建築的故事
  • 陳伯超
  • 劉思鐸
  • 中國建築
  • 曆史記憶
  • 記憶拯救
  • 文化傳承
  • 個人經曆
  • 時代見證
  • 社會變遷
  • 傢庭史
  • 口述曆史
  • 曆史反思
  • 人文關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建築承載著時間與空間的記憶,建築的背後是建造它的人的曆史。

梁思成如何發現佛光寺?貝聿銘何以成為一代大師?兩廣總督之子張鎛為何選擇建築設計之路?

本書選刊22篇建築口述史采訪記錄。被訪者包括貝聿銘、高亦蘭、漢寶德、李乾朗、莫宗江、唐璞、汪坦、張鎛、張欽楠、鄒德慈等著名建築傢和傳統建築保護工作者範清靜等。這些記錄與更多當事者的記憶匯聚為中國建築的口述史文庫,成為實物和檔案史料的重要補充,講齣最真實的曆史故事,重現中國建築的發展曆程。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建築行政 7
張欽楠先生談個人經曆與中國建築的改革開放(李華、董蘇華) 8
建築教育 21
羅小未先生談同濟大學西方建築史教學的曆程(盧永毅) 22
鍾訓正院士關於東南大學建築教育的迴憶(單踴) 34
高亦蘭教授談清華大學早期建築教育(錢鋒) 41
建築實踐 53
譚垣前輩談留學和工作經曆(賴德霖) 54
唐璞前輩的迴憶(賴德霖) 59
張鎛先生談建築創作與“奪迴古都風貌”(王軍) 65
汪坦先生的迴憶(賴德霖) 77
貝聿銘先生談中國銀行總部大廈設計(王軍) 87
陳式桐先生談中國建築東北設計院幾項重要工程(劉思鐸、王晶瑩) 94
郭敦禮先生談聖約翰大學學習及在港開業經曆(王浩娛) 103
趙秀恒教授談上海 3 000 人歌劇院觀眾廳研究(華霞虹) 117
薛求理教授關於參與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場和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影棚工程的迴憶
(1980—1983)(華霞虹) 123
城市規劃 129
鄧述平先生談同濟大學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教學與實踐(侯麗) 130
鄒德慈院士談“一五”時期中國城市規劃工作與建設中的幾個問題(李浩) 139
曆史與理論研究 155
莫宗江教授憶硃啓鈐、梁思成與營造學社(王軍) 156
邵俊儀教授關於 20 世紀 50—60 年代川康建築調查和研究的迴憶(龍灝) 175
漢寶德先生談《明清建築二論》(賴德霖) 190
鄒德儂教授談 20 世紀 80 年代初中國現代建築史調研中的口述訪談問題(張嚮煒、戴路) 197
陳伯超教授談瀋陽近代建築史研究的體會(張勇、原硯龍) 203
遺産調查與保護實踐 215
“颱灣古跡修復之父”李乾朗先生的故事(賴德霖) 216
範清淨先生談晉江中心城區更新(王翊加、齊曉瑾) 222
附錄 229
附錄一 中國建築口述史研究大事記(20 世紀 20 年代—2017 年) 230
附錄二 賴德霖緻馬國馨院士信(節錄) 235
附錄三 編者與采訪人簡介 23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基本上都屬於“專傢”口述史,但還蠻有意思的,能看到很多學者間的人物關係

评分

基本上都屬於“專傢”口述史,但還蠻有意思的,能看到很多學者間的人物關係

评分

基本上都屬於“專傢”口述史,但還蠻有意思的,能看到很多學者間的人物關係

评分

基本上都屬於“專傢”口述史,但還蠻有意思的,能看到很多學者間的人物關係

评分

基本上都屬於“專傢”口述史,但還蠻有意思的,能看到很多學者間的人物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