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生坚守反叛的角色,知堂则希望在调和中寻找更自然的人生。他们兄弟身上有很多值得一谈的故事,随便抓上一把,就是一篇文章。但是,写鲁迅和知堂,实在是一种大冒险,因为写的人太多。如何另辟蹊径,开疆拓土,这是我最先考虑的问题。不犯重,有新意,是我力图把握的基本原则。我只写自己发现的一枝一节、边边角角,这也正是掌故的精神。对于名人,不激不随,不捧不吹,是我的信条。鲁迅身上的光环应该卸下,知堂头上的棘冠不妨搁置,这本小书试着让周氏兄弟回归人与文的本身。
黄恽,苏州人,供职于苏州杂志社,藏书家、文史学者、掌故家,尤以研究民国文史最为擅长。作者收罗了大量民国书籍和报刊,长于在民国小报上挖掘细节,专注民国时期苏州人物以及近代名家在苏州的经历,熟稔清代、民国人物的遗闻轶事。有大量文章发表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今晚报》等媒体。
著有《蠹痕散辑》《古香异色》《秋水马蹄》《燕居道古》《缘来如此:胡兰成、张爱玲、苏青及其他》《舞文詅痴》《钱杨摭拾:钱锺书、杨绛及其他》等文史小品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刚读完,我觉得挺好玩的,无论是鲁迅,还是周作人,都首先是一个人,只有当此看,我们才会发觉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的如常,才会多一点亲切,多一点理解。黄恽先生始终以掌故为主,读常人所不注意者,写常人所不关注者,而这正是掌故之精髓也!
评分各种周氏兄弟的八卦故事
评分各种关于周氏兄弟的考据…更接近小道消息和揣测,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评分提供了两篇冷僻的材料,如朱东润自传里提到《怀旧》投稿事,纪果庵、张琦翔写周作人的文章等,然小处多有错漏。作者身为戏台下的矮子,却屡作自鸣得意状,想跳起来抚摸二周的头顶,指点他们人生的取径。他们虽然“是人不是神”,但也不是这样低能的庸人罢。
评分关于鲁迅昆仲的一些考据兼掌故谈,更多侧重周氏兄弟“人性”的一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