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园地》于一九二三年九月由北京“晨报社出版部”初版印行,为《晨报社丛书》第十一种。有自序一篇,代跋一篇。收文计《自己的园地》十八篇,《绿洲》十五篇,杂文二十篇,共五十三篇。
一九二七年二月,作者将书重加编订,抽出杂文二十篇及自序、代跋(先后入另集),加入《茶话》二十三篇(另有附录三篇),新写了小引一篇,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自己的园地”和“绿洲”,原是作者一九二二和二三年在《晨报副镌》上发表随笔的专栏名,“茶话”则是一九二六年在《语丝》上的专栏名。但入集的次序与报刊发表的次序并不全同,篇目也有变动。
本社一九八七年七月据北新本校订印行,并于小引之后补入晨报本旧序,此次仍据该本加校重版。
原本的插图,因复制为难,没有收入。
周作人(1885-1967),中国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启明,晚年改名遐寿,浙江绍兴人。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与兄树人(鲁迅)一起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五四运动时人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论文《人的文学》《美文》,新诗《小河》等在新文学运动中均有重大影响。所作散文,风格冲淡朴讷,从容平和。在外国文学艺术的翻译介绍方面,尤其钟情希腊日本文学,贡献巨大。著有自编集《艺术与生活》《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等三十多种,译有《日本狂言选》《伊索寓言》等。
1 新版的周作人自编集与老版有什么不一样? 止庵:周作人生前出版自编文集(包括专著)三十三种,身后出版三种,老版自编集即包括此三十六种。老版出版后,我又发现了他从未出版的《近代欧洲文学史》,现在新版共包括三十七种,收录了目前所发现的周作人全部自编文集。周...
评分 评分作为文艺批评家的周作人 ——读《自己的园地》 《自己的园地》呈现的是作为文艺批评家的周作人,虽然周作人一再淡化自己作为文艺批评家的身份,并在《自己的园地·旧序》里特别声明这“并不是什么批评”,但这不过是自谦之词耳,殊不知...
评分“这些都是很好,但我们还不如去耕种自己的园地”
评分隔三差五看几篇,不知不觉就看完了,喜欢谈民俗,心中以及和歌的几篇
评分记了很多有趣的今书不见的或事或人或文。比其兄文字上冲淡平和,如饮清茶,宜午后读。
评分记了很多有趣的今书不见的或事或人或文。比其兄文字上冲淡平和,如饮清茶,宜午后读。
评分我们太要求不朽,想于社会有益,就太抹杀了自己;其实不朽绝不是著作的目的,有益社会也并非著者的义务,只因他是这样想,要这样说,这才是一切问题存在的根据。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浅陋,文章如何平凡,但自己觉得要说时便可以大胆的说出来,因为文艺只是自己的表现,所以凡庸的文章正是凡庸的人的真表现,比讲高雅而虚伪的话要诚实的多了。 安特来夫在《七个绞死者的故事》的序上说的好:“我们的不幸,便是大家对于别人的心灵生命苦痛习惯意向愿望,都很少理解,而且几于全无。我是治文学的,我之所以觉得文学可尊者,便因其最高上的功业是拭去一切的界限和距离。” 生的意志与现实之冲突,是这一切苦闷的基本;人不满足于现实,而复不肯遁于空虚,仍就这坚冷的现实之中,寻求其不可得的快乐与幸福。现代人的悲哀与传奇时代的不同者即在于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