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2岁的青年因为车祸而全身瘫痪,只有一根手指能动,对他来说,身体已经成了灵魂的牢笼。于是,他靠这根手指与人沟通,强烈表达了希望安乐死的意愿。2003年9月,他的母亲帮助他实现了这个心愿,同时,一位职责本是帮助伤残人士恢复生存能力的医生参与了这一行动。事件发生后,法国社会激起了巨大反响,由此爆发了在各个层面上的讨论和争议。参与实施这次安乐死的医生肖索依博士记述了整个事件,同时表达了他的思考。
弗雷德里克·肖索依(1953年——),急救医师,法国贝尔克医院重症监护部负责人,2003年9月为重症患者樊尚·安贝尔实施安乐死。
这本虽然是社科读物,读完的感觉却像是小说或是某种纪实文学。 当初网购的时候,冲着书名去的,以为和三联这套丛书的其他几本一样从法医角度或是心理学角度出发的题材,读了才知道是讲安乐死的。 作者是樊尚·安贝尔安乐死事件的主角,其身份在书中的影响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
评分老爷子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也许他不知道,老伴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他躺在墙壁有些破旧的病房里,身体没有任何反应。那天下午在医院探视的时间,读完了《我不是杀人犯》。有些许戏谑意味的是,它是一本为主治医师的病例手册。那个叫樊尚的法国少年,在2003年9月被执行了安乐死...
评分其实看这本书简介的时候,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了那句: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萧索依的医生在有可能违法法律的前提下为一名因车祸失去行动能力的患者实施安乐死的真实故事。患者的母亲第一次秘密为患者注射剧毒药物,希望按照他的意愿让...
关于安乐死引发的社会影响和讨论,如何让人们有尊严的死去以及决定生命终结的权利在谁手里。假如我也有这么一天,想要走的尊严而体面。但想要达到这个愿望,法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分一部关于安乐死的小书,以当事的医生身份写成,描述一个在伦理和法律之间挣扎的医疗者的心态。其实书里对于安乐死的看法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医生本人对于生命、死亡以及伦理的看法,很多地方有理性,也有很多地方在将感性。应该说,安乐死至今在世界上仍旧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很多国家都在禁止,却又有部分国家在逐步放开。但在一个界限、权力以及伦理上的问题,却绝非短时间内能够解决。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其实在很多国家都有,只不过没有真正上升到公开层面而已。个人看法,有有权利选择有尊严的活着,就应该有权利选择有尊严的死去……
评分当人们已然过度努力地延长生命,使得生命尊严不再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懂得做的,是满怀着温柔和尊敬,停止与死亡的搏斗。
评分这本书算是盲买的,觉得题目很有意思。本书的内容是关于安乐死,虽然这些事情“常有发生”,但都是“偷偷摸摸的”,樊尚和母亲和主治医生把这件事拉到了明面上。 书中较多的关于医生职业的理解,多是赞美之词,包括关于安乐死的理解也是从医生的角度,过于美好而像是编撰的故事。
评分我是个怪人,从小就喜欢琢磨死亡,这种探讨生死的内容更是十分吸引我。内容读起来顺畅感略逊一筹,可掩盖不住这个主题的沉重和必要性。何为生何为死,人是否应该拥有生命自主权,这条线应该划在哪里?正视死亡吧,不要逃避,认真思考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呢。希望我能好好活着,也能好好死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