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內因:中國佛教美學史的前期準備
第一節以“巫”為主導文化形態的曆史與人文本色
第二節文化智慧的“祛魅”與原始道儒墨美學理念
第三節美學範疇美學命題的“中國”
第二章外因:入漸於中土的印度佛教基本教義及其美學意義
第一節印度佛教原始教義與大乘教義述要
第二節印度佛教基本教義的美學意義
第三章東漢:佛教中國化及其美學思想醞釀的初始
第一節佛經初譯與教義“誤讀”
第二節道教創立與佛教的人文聯係
第三節佛教美學思想的初始醞釀
第四章漢末三國:佛教中國化及其美學思想醞釀的繼續
第一節重要佛經的譯傳
第二節佛教美學思想的再醞釀
第三節佛學對王弼玄學美學理念的影響
第五章西晉:晉代中國化的佛教美學思想
第一節佛經譯傳與時代理緒
第二節空之美蘊
第三節形象與方便:“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第四節佛教美學對嚮、郭玄學美學的影響
第六章東晉:晉代佛教美學思想中國化的深化
第一節南北兩地的佛教流播格局
第二節“格義”“六傢七宗”、道安的佛學之見與美學
第三節“法性”“涅槃”:慧遠的佛學之見與美學
第四節“中道實相”:鳩摩羅什的“中觀”與美學
第五節“不真”“不遷”“無知”“無名”:僧肇中觀之學與美學
第六節佛教思想與晉人風度
第七章南北朝:佛教美學的新的思想深度
第一節“佛性”“頓悟”:竺道生佛學之見的影響與美學
第二節“常樂我淨”:《大般涅槃經》與佛教美學
第三節“一心二門”:《大乘起信論》與佛教美學
第四節譬喻、偈頌、梵唄與詩性審美
第五節“誌怪”的佛教美學訴求
第六節《文心雕龍》:儒道釋美學三棲
第七節石窟蒼涼:中國化的佛教建築美學風色
小結
主要參考書目
附:王振復主要學術著述簡目
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