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氏家族與東晉政治

庾氏家族與東晉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顧凱
出品人:
页数:235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2
价格: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31741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魏晋南北朝
  • 中古史
  • 历史
  • 魏晋南北朝史
  • 门阀
  • 庾氏家族与东晋政治
  • 中国政治
  • 2017
  • 庾氏家族
  • 东晋政治
  • 士族制度
  • 历史研究
  • 门阀政治
  • 权力结构
  • 家族史
  • 魏晋南北朝
  • 政治史
  • 史学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东晋被学者称为门阀政治时代,是南北土族共同构建的偏安江南的政权。其延续了当时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独具特色。而源于中原颍川地区的庾氏是这个时代士族的代表。庾氏能够在东晋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与皇权司马氏联姻的结果。司马氏与庾氏联姻的原意是为了抵制强势的王氏。但是之后的形势并没有朝着司马氏预期的方向发展。庾氏以帝舅身份掌权,在控制皇权方面,并不次于历史上的其他外戚集团,但庾氏出身士族,兼有当时士族的诸多特点。如此,我们给庾氏的定义就是外戚士族。庾氏的崛起部分是时代因缘巧合的结果,但更多的是两晋时期士族维护士族利益政治和中央集权政治的诉求。庾氏从政的中心点是家族利益,政治身份是士族和外戚,这几个交合点就决定了其家族的政治行为具有维护士族利益和中央集权的双重作用。

作者简介

顾凯,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政治史与思想史。

目录信息

绪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1.专著
2.论文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创新点
第一章 论庾氏兄弟的双重政治身份和性格
一 庾氏家族前史
1.名望先祖——庾乘
2.庾氏家族在魏晋——以庾嶷、庾遁兄弟为代表
3.以儒入仕的西晋庾氏族人:庾峻与庾纯
4.庾衮和庾数——庾氏家族渡江前的光辉
二 庾氏的外戚性格
1.汉、魏、西晋时期的外戚政治
2.庾氏的外戚身份
三庾氏的门阀士族身份
第二章 庾氏兄弟与元、明政局
一 简述东晋元帝、明帝时期的政局
二 庾氏家族在元、明时代的政治作为
三 庾氏与司马氏强化皇权
1.西晋时期司马氏对宗室势力的援引
2.艰难的政治博弈:外戚与宗室的矛盾与结果
3.社会资本对于庾亮从政的作用
四门阀与“朋党”:东晋初年的政治流派与庾氏政治
1.太子(明帝)东官僚属:以清溪池聚会为
中心的考论
2.庾氏佐吏中的陈郡殷氏
3.门阀政治的调和者:以王羲之、孙盛为
代表的研究
第三章 成帝时期的庾氏
一 流民:游离在体制内外的集团势力
1.东晋初年的流民问题
2.庾氏集权政治与流民武装
二 庾氏经营荆州与北伐
1.庾氏对于荆州的接手与经营
2.庾氏兄弟北伐及相关问题
三 王、庾关系
1.王、庾合作
2.王、庾之争的实质
第四章 庾氏兄弟与康、穆政局
一 庾、何之争
——后王导时代政局
二 庾冰与何充的《沙门应敬王者》议
1.争论的缘起和过程
2.争议的阵营与结果
三 庾氏的掘墓人
——桓温
1.政治利益方面的纠葛
2.价值观的相左
第五章 庾氏子嗣与东晋中晚期政治
一 庾亮子嗣的结局
二 庾翼、庾冰子嗣的覆灭
——兼论简文废立事件
三 门阀政治衰败中的庾氏子嗣
——庾准与庾楷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p7“东晋的每一个执政者都要考虑中央和洛镇(主要是荆州)的关系” “洛镇”应该为“藩镇”之讹 p29“但自从郭象担任太傅后目中无人” “太傅”应为“太傅主簿”,前文已叙,作为官职,“太傅主簿”不可省文 p128“西晋时以举孝廉的方式仕宦于洛阳,后被豫章国中书杨晫辟为舍人...

评分

p7“东晋的每一个执政者都要考虑中央和洛镇(主要是荆州)的关系” “洛镇”应该为“藩镇”之讹 p29“但自从郭象担任太傅后目中无人” “太傅”应为“太傅主簿”,前文已叙,作为官职,“太傅主簿”不可省文 p128“西晋时以举孝廉的方式仕宦于洛阳,后被豫章国中书杨晫辟为舍人...

评分

p7“东晋的每一个执政者都要考虑中央和洛镇(主要是荆州)的关系” “洛镇”应该为“藩镇”之讹 p29“但自从郭象担任太傅后目中无人” “太傅”应为“太傅主簿”,前文已叙,作为官职,“太傅主簿”不可省文 p128“西晋时以举孝廉的方式仕宦于洛阳,后被豫章国中书杨晫辟为舍人...

评分

p7“东晋的每一个执政者都要考虑中央和洛镇(主要是荆州)的关系” “洛镇”应该为“藩镇”之讹 p29“但自从郭象担任太傅后目中无人” “太傅”应为“太傅主簿”,前文已叙,作为官职,“太傅主簿”不可省文 p128“西晋时以举孝廉的方式仕宦于洛阳,后被豫章国中书杨晫辟为舍人...

评分

p7“东晋的每一个执政者都要考虑中央和洛镇(主要是荆州)的关系” “洛镇”应该为“藩镇”之讹 p29“但自从郭象担任太傅后目中无人” “太傅”应为“太傅主簿”,前文已叙,作为官职,“太傅主簿”不可省文 p128“西晋时以举孝廉的方式仕宦于洛阳,后被豫章国中书杨晫辟为舍人...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想读这本书 2018-04-27 读至桓温,三庾已毕,晋书与世说的很多情节都经其解明。

评分

我想读这本书 2018-04-27 读至桓温,三庾已毕,晋书与世说的很多情节都经其解明。

评分

整体而言还是对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的具体化解释,对于了解庾氏在东晋王朝的位置很有帮助,不过作者提出,庾氏同皇室的联姻状态导致了其同其他门阀贵族的分歧,个人感觉感觉说服力不是很足。这提醒我要再把田先生的书拿出来读一读了。

评分

庾氏家族起源微末,庾乘只是门卫,但通过儒学,成为士人,子孙成为士大夫,儒学确实是教你怎么成为贵族家族的学问。庾袞在兵荒马乱时代,以人格凝聚宗族、乡党,建立邬壁自卫,成为在滔天洪水中生存下来的小共同体。在东晋的舞台上,庾亮执行比较强硬的接近法家的政策,与王导网漏吞舟之政形成鲜明对比。对荆州陶侃残余势力的打击,未免太过。

评分

感觉视野比较局限,有关经济与社会的点没有讲清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