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主角米歇尔偕妻子玛塞琳前往北非旅游,不幸染上肺结核,玛塞琳照顾他时,发现他对她并没有爱情。返回法国后,米歇尔遇见超乎道德的梅纳尔克,后者劝他忘掉过去,尽情享受肉欲。米歇尔屈服于自己无法抑制的思想与欲望,他顺从所有人的意愿和自己的欲望。他看到小男孩偷剪刀却装作没看见;他极力地听从夏尔的建议,甚至不顾一切辞退佃农把庄园交给他管理;他顺从另外一群男孩,和他们一起捕猎,却忘了自己本身是庄园主,应该禁止捕猎,惩罚捕猎者……而其妻子玛塞琳在米歇尔自我标榜的新生活的拖累下,既得不到爱情,也成不了母亲,最终在抑郁中撒手人寰。
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出生于巴黎。1891年匿名出版《凡尔德手册》,开始了写作生涯,一生创作小说、戏剧、游记、诗歌、日记、信函等各类体裁的作品百余种,代表作有小说《违背道德的人》《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伪币制造者》《日尼薇》《浪子回家》,散文《地粮》《刚果之行》等。
1947年,他凭《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译者简介:
马振骋,1934年生于上海,法语文学翻译家,“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先后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波伏瓦、高乃依、萨巴蒂埃、克洛德•西蒙、纪德、蒙田、杜拉斯、米兰•昆德拉、洛朗•戈伐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镜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残缺的法兰西》《误读的浪漫:关于艺术家、书籍与巴黎》等。其《蒙田随笔全集》(全三卷)2009年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并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
“懂得追求自由,这不算什么;难的是知道做个自由的人。“这是纪德在这本书的前言里说的一句话。当我读罢全书再来看这句话时,竟然有了阅读障碍。抽象来看,似乎前半句话是在说行动问题,后半句话是在说意识问题。也就是说首先我们要有意识做一个自由的人才会真的去付诸行动追...
评分“米歇尔为了不让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匆匆迎娶了马思琳。在两人婚后旅行途中米歇尔大病一场,差点丧命。就在他身体恢复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性格变了,于是他开始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打量自己的人生。” 病愈前,米歇尔需要的只是一个结婚对象,在权衡后选择了马思琳。 “...
评分“米歇尔为了不让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匆匆迎娶了马思琳。在两人婚后旅行途中米歇尔大病一场,差点丧命。就在他身体恢复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性格变了,于是他开始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打量自己的人生。” 病愈前,米歇尔需要的只是一个结婚对象,在权衡后选择了马思琳。 “...
评分纪德的文学缺少条理,如同他四处游荡的生活。 自幼体弱多病与清教徒式的家庭教育,使纪德迫切渴求从难以忍受的逻辑中解脱。 被加缪视为法国文坛真正的老师,也是萨特眼中法国思想的定位坐标,纪德的作品如同希腊神话中的迷宫,险象环生,将普通人拒之门外,胆大者闯入后又迷惑...
评分标题就是借用袁筱一先生的写在小说之前的导读。 书是早上从图书馆借的,到刚刚便看完了。最初结识纪德是在动漫《文学少女》里,在那里提到纪德的《窄门》,继而找来阅读,喜欢上纪德的故事和文字。书和人的缘分,大概就是这样。 本去找卡佛的《大教堂》却碰上了纪德...
“如果精神并不全然等于生活,那我们所过的生活又是什么呢?”顿悟了,实际上所有付诸行动重现这一问题的人,内心深处都还向往着不可名状的众神之所在…从没人绝望。
评分比起上两部道德三部曲有些差劲
评分时隔八天后~第一次把书拿起来~太过沉重~第一本纪德~回忆幸福比什么都妨碍幸福
评分三本里评分最低,我倒觉得这本不错。所谓违背道德者,却并没有什么逾越道德的行为。也许精神上的违背比行为上的更为彻底。作为一个有男同和恋童倾向的人,米歇尔自从有意识之后,便在不断追寻真实的自己,或者说一层层剥开遮掩在真实自己之上的道德和规范。最迷人的还是那种纠结和矛盾,这在纪德每部作品里都是主题之一,人性里的无止境的纠结,道德和本性的纠缠,规范和真事自我的矛盾,这是文学的魅力啊。 “我那时唯一持之以恒的努力,是有系统地唾弃或排斥一切我认为是受之于过去教育和幼年道德的东西。”
评分……嗯,一个肺痨故事,除非他修饰了他的记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