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自1977年以后的30多年间究竞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那30年间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间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那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从同一个地方来的人,经过不同的路,会变得多么得不一样呢? 或者变化不大? 这很像一个社会学或者人类学的实验,同于不同,会被那些因素左右?然后又都走向何方?有没有交汇的可能? 想起了电影《罗拉快跑》,偶然因素对事件发展的影响,没有人能预计。 大学时老师推荐过一...
评分近日,新加坡的科学家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说台湾人不是从大陆迁移过去的,而是从东南亚迁移而来的。当时我就想,这项研究肯定要被在选举中高喊“中国人欺负台湾人”的民进党利用了。 然而不管怎么说,从大陆过去的国民党还是深深地影响了台湾半个世纪以来的各个方面。从文化上...
评分从同一个地方来的人,经过不同的路,会变得多么得不一样呢? 或者变化不大? 这很像一个社会学或者人类学的实验,同于不同,会被那些因素左右?然后又都走向何方?有没有交汇的可能? 想起了电影《罗拉快跑》,偶然因素对事件发展的影响,没有人能预计。 大学时老师推荐过一...
评分关于台湾,我们的记忆来自哪里?通俗文化里有台湾的流行歌曲,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星,从邓丽君到范晓萱,从罗大佑、齐秦到陶喆、王力宏;小众文化里有导演侯孝贤、杨德昌,作家朱天文、张大春。但这些都是片断零星的记忆组合,没有人规划、罗列,对年代也是模糊不清,因为对于每...
评分小时候写作文,老师要求千万不能写成流水账。所以每当我们评论其他小朋友的记叙文时,流水账成了万恶的帽子,随意扣在那些不讨老师喜欢,任班干部蹂躏的弱势群体。 其实,流水账有时候还是可以读读的,特别是一本跨越30年的流水账。说是台湾这些年里的事情,又有多少我们这边...
一个普通台湾人眼中的台湾动荡三十年,充满各种乱象。刚去台湾,忽然发现导游喋喋不休的介绍中,竟与此书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导游抄袭,还是共同的记忆?
评分挺有意思 新闻综艺化 政治娱乐化
评分过年不能回家,要值班。听到过这部书,假期好好享受一下。 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值班,空闲时间比较多,虽然不时的有各种事情打扰,满满的也读完了这部书。 作者就是将从他出生到2009那么三十二年的生活中,台湾的变化,那些影响他们生活的事件。 每一年都有几件那么映像深刻的事件,其实如果我来写我们自己的家乡,用心一点搜集相关内容,也能给台胞们写一部我们自己的这些年。 读完这本书,了解他们的学生生涯,发现基本也是差不多。 父母为了以前自己未了的愿望,就强加给小孩,比如兴趣班和特长班,还有补习班。 信用卡卡奴 媒体直播抓捕罪犯现场 各种狗血电视剧 还有戒严时期的特有的现象。 读过了,才发现我们都不容易。 了解了,才能互相增进理解。
评分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写出了台湾这些年遇到的事情,但是真正的感慨和感受往往很难写出来,就算写出来也很难公开,写出来的都是皮毛。 跟看世界类似,都是为了让有隔膜的另一方更了解自己的语言和价值体系而写的。 草草翻过,没有看完,没有达到预期
评分故事与事实兼有,娱乐与阐述兼具。想不到作者是这么个放荡不羁的豆逼。我只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宝岛有好没想象中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