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庚生教授(1910-1984),号肖岩,辽宁沈阳人。曾执教于东北大学、华西大学、北京大学、东北中正大学、辽东学院、西北大学等院校。先生是二十世纪我国有名的古典文学鉴赏家、杜甫研究家,著作有《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国文学批评通论》《文学鉴赏论丛》《杜甫诗论》《杜诗散绎》《杜诗析疑》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古典文学欣赏自有其章法,若强以西学为矩镬,或有邯郸学步之讥。傅先生此书正以古典解古典,最能得其三昧。
评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读傅先生的这部《举隅》,惊喜莫可名状,对欣赏和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启蒙良多。傅先生这两部中国古典文学欣赏书籍以对偶句为题目,如“精研与达诂”、“真情与兴会”等,分章论述,共计26章,举例细读,情理咸备,文笔古雅精致,虽然不曾大热过,却比时尚流行的诸多读本高级许多。据后人傅光所撰“版本叙录”,自1943年初版以来,解放前已出有7个版本,解放后因政治原因,出版较少,仅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12月分平装、简精装出版一次(我购读的即为本次平装版,定价仅0.92元,现已书钉锈蚀,散架在即,幸得漂亮新版,甚感宽慰),再后北京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一次,数年反复加印达7次,而数十年港台未经授权的翻印本竟多达四十余种。本书实际上已是读者公认的经典,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审美价值。
评分很经典的诗词讲稿了,有不少击节叫好的地方,有当年读《人间词话》的感觉。可惜的是有些论述有点繁琐。
评分3.5 岂天下师皆如顾随……
评分在道德诉求没有压倒审美的情况下,精到之论着实不少,如“剪裁与含蓄”这一章里:“所谓剪裁,非惟剪裁浮词,抑亦裁汰冗意。辞剪而旨不阙,意裁而蕴愈多,是剪裁之正轨。” 相反,当道德目标压倒一切后,审美就无处可寻了,如《水浒传》“供人头武二郎设祭”里武松的言行被誉为“沉哀壮烈”,而其“剖腹挖心割头”的野蛮,则不置一词,这跟“二十四孝”中很多故事的思路是一致的:目标被认定为绝对正确,手段的惊悚反而是情深义重的表现。“文以载道”的抱负造就了一个具有理想意味的、单调的道德世界,但却排拒了太多的现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