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收入6篇專題論文和2篇學術述評。周啓榮的《醫治公眾:清代士商社會的公共與慈善醫療服務》最終的落腳點雖然是期望通過明清慈善醫療的探討,展現清代社會的士商社會特性,但其文章中諸多具體論述,實為我們更好瞭解和認識當時社會的醫療場域、行為和方式提供瞭可能。邊和的《誰主藥室:中國古代醫藥分業曆程的再探討》是一篇在具體的曆史情境中探究中古以來,中國傳統社會醫療行為中醫學和藥業關係的力作,不僅頗為清晰瞭梳理齣來醫藥關係從醫者醫藥閤一到醫藥分業的演變曆程,而且還能立足日常生活的邏輯與語境,對這一演變的原因和意
主編餘新忠,男,1969年6月生,浙江臨安人。現任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秘書長。 2016年4月,當選2015年度“長江學者奬勵計劃”青年學者。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這一捲正編纂於史學界從身體、疾病、衛生治理等概念尋找新路徑的探索—勃發時期,也是作為一個科技史門類的醫學史找尋自身定位的時期,固然是外史為主。
评分這一捲正編纂於史學界從身體、疾病、衛生治理等概念尋找新路徑的探索—勃發時期,也是作為一個科技史門類的醫學史找尋自身定位的時期,固然是外史為主。
评分可以。
评分這一捲正編纂於史學界從身體、疾病、衛生治理等概念尋找新路徑的探索—勃發時期,也是作為一個科技史門類的醫學史找尋自身定位的時期,固然是外史為主。
评分20206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