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是美国思想史上的核心人物,他在19世纪上半叶提出的超验主义观点体系,代表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本书详尽介绍了爱默生在美国发起的观念革命,重点分析了东方思想中吸引爱默生的因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爱默生的影响,爱默生对中国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儒家思维方式的评价。作者一方面指出以个人为出发点的美国文化精神的短与长;另一方面,通过历史、哲学、文化、社会等领域对“个人主义”观念进行多角度的阐析,引导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专制主义进行深入反思。
钱满素,1946年生于上海,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文明史研究。著有《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等;论文集《飞出笼子去唱》《一个大众社会的诞生》。主编过《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美国文明读本:缔造美利坚的40篇经典文献》《韦斯特小说集》等书。发表过有关美国历史、文学、政治的论文和文章多篇。
钱深入浅出地分析比较了作为基督教文明现代代表的爱默生与中国儒外法内的传统思想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思索与关注。钱系统地梳理爱默生个人主义超验思想发展并论证了这种思想发展是基督教文化发展的必然,并批判了中国儒外法内的反智思想对个人理性的禁锢。但是钱对儒家及儒...
评分很想好好地进一步地了解爱默生 了解梭罗 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异同 超验主义
评分 评分爱默生——“美国的孔子”,他对异文化采取的是“为我所用”的态度:吸取儒学中他同意的部分,扬弃他不同意的部分。爱默生对儒家智慧的选择为中美文化比较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个案。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取舍,本书可以提供不小的借鉴。 本书初版于1996年,二...
评分钱深入浅出地分析比较了作为基督教文明现代代表的爱默生与中国儒外法内的传统思想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思索与关注。钱系统地梳理爱默生个人主义超验思想发展并论证了这种思想发展是基督教文化发展的必然,并批判了中国儒外法内的反智思想对个人理性的禁锢。但是钱对儒家及儒...
1992年的博士论文,还是写得非常好的,中间提到1868,蒲安臣率领中国外交使团访问波士顿,不知道团员都有哪些人?
评分旁观者清,爱默生对中国传统的区别对待,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明确的。
评分终于再版了,不错,再读一遍。还是深表震撼。
评分1三四五章是精髓。2”命运可以以命运对抗之,因为人的意志就是命运的一部分。才智抵消命运。弱者以接受现实为命运,强者以改变命运为命运,同是服从命运,却存在着奴隶和自由人之分。”3“中国人崇拜的神灵一直都不同于西方具体的人格神,所以抽象思维之下,中国史学比神话发达,“神话很早便由历史替代了。”4宿命论给予了亚洲人一种“大气”,给予了欧洲人以“虔诚”。并且当宿命论愚蠢而轻率时是坏的。5美国人的个人主义精神使他们无法接受社会关系网中一个指派的角色,他们不接受任何体制化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对儒家的人伦关系并不感兴趣。家和国的比附关系并不存在,孝也失去政治意义。6最后对于个人主义的辩护,在当下这个环境看来,很遗憾,实在是没有多少说服力了。但对于某种制度的批评却仍旧充分。
评分04.05.20 个人主义是对个性和潜力抱有希望的旗帜,是对自立和道德的信任,是最光辉事业的一场迷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