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描述古老中国社会风貌的画集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文化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本书的插图包括中国的长城、运河、圆明园、景山、午门、虎丘塔、雷峰塔、报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龙舟、灯笼、宴请、辫子……托马斯·阿罗姆的画作气派恢宏,总体格调类似一幅幅巨大的舞台布景,无论山水还是建筑,氛围都似人间仙境。他对光影的强调,更加深了画面的剧场效果。这些画作的钢板雕刻由不同的雕工完成,工艺精湛,堪称完美无缺。此书出版发行后,成为英国乃至欧洲有名的插图本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据传,当时欧洲人关于中国的丰富知识,大部分是从这部书的文字和图画中获得的。
托马斯·阿罗姆,19世纪中叶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师和画家,他参与设计了英国的议会大厦,创建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英国的圣彼得教堂、海伯利教堂、肯星顿公园、斯坦利花园等著名建筑也由他设计,为英国开创了一种新的城市建筑样式。阿罗姆把不同风格和题材的原画当作自己创作的原始素材,再变体为个人风格的铜版画。阿罗姆的画作气势恢宏,总体格调似一幅巨大的舞台布景,无论山水还是建筑,氛围都似人间仙境,他对光影的处理,更加深了画面的剧场效果。
本书原著出版于1858年,是为了让当时的英国人对中国有“第一手的认识”,到现在来看,准确性姑且不论,我们在意的倒主要是其它本身的历史价值,记录了英国人如何认识鸦片战争后不久的中国、了解到什么程度(同时代的中国人对英国显然达不到这样的程度),还留下了许多当时的图...
评分在19世纪的欧美人眼中,名为“清”的“中央帝国”是世界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鸦片战争结束后,泱泱中华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渐成西方人关注的焦点。1858年中英签订《天津条约》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交流障碍被扫清,英籍人士只需手持一纸护照,便可...
评分一方面,无论是从图像记录,还是文字撰写来说,《西洋镜:一个英国皇家建筑师画笔下的大清帝国》都是“沉甸甸”的,既是指份量之“重”,又是指水平之高。百150多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由于当时并没有照相术,所以特别清晰、真实的影像记录很难留存到现在;而另一方面,其实也不...
评分十九世纪是一个跌宕的时期,西方经历世界大战,中国清朝遭遇历代所未曾经历的时代变革。保守、闭关的大清帝国,在西方的进逼下,逐步开放,陆续与主要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也接受并引进西方科技与经营管理制度。这之前,就是从康乾盛世走向战争、侵略、割据和被...
评分这本书和时代华文出的《中央帝国》是同一本,页数比后者少,这个122章内容,后者135章内容,纸张和印刷也不如后者,但定价却比后者高。翻译还没有对比,建议选择时代华文版本。
评分按需。“本书是一本描述古老中国社会风貌的画集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文化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本书的插图包括中国的长城、运河、圆明园、景山、午门、虎丘塔、雷峰塔、报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龙舟、灯笼、宴请、辫子……托马斯·阿罗姆的画作气派恢宏,总体格调类似一幅幅巨大的舞台布景,无论山水还是建筑,氛围都似人间仙境。”
评分我和家里领导一起翻译的,原文很多对中国的误解或敬仰,适当的修改了下。这本书几乎大部分文字都翻译了,只有最后面的一篇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没翻译。因为那篇确实错漏太多,不适合大家看。翻译的文字不够精彩,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另外要感谢一大堆朋友如刘洋老师,崔岱远老师等,还有编辑史俊南等,配图他们出了不少力。
评分按需。“本书是一本描述古老中国社会风貌的画集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文化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本书的插图包括中国的长城、运河、圆明园、景山、午门、虎丘塔、雷峰塔、报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龙舟、灯笼、宴请、辫子……托马斯·阿罗姆的画作气派恢宏,总体格调类似一幅幅巨大的舞台布景,无论山水还是建筑,氛围都似人间仙境。”
评分按需。“本书是一本描述古老中国社会风貌的画集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文化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本书的插图包括中国的长城、运河、圆明园、景山、午门、虎丘塔、雷峰塔、报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龙舟、灯笼、宴请、辫子……托马斯·阿罗姆的画作气派恢宏,总体格调类似一幅幅巨大的舞台布景,无论山水还是建筑,氛围都似人间仙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