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癡夢

北京的癡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齣版社
作者:張中行
出品人:
頁數:189
译者:
出版時間:2018-4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0132564
叢書系列:大傢京範
圖書標籤:
  • 北京
  • 迴憶錄
  • 北京風情
  • 散文
  • 好書,值得一讀
  • 2018
  • 閑趣·宅與遛
  • 中國
  • 北京
  • 夢境
  • 癡情
  • 城市記憶
  • 文學小說
  • 情感故事
  • 民國風情
  • 懷舊主題
  • 個人成長
  • 文化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北京的癡夢》是張中行先生所寫的關於北京的散文。整本書分為六輯,第一輯《紅樓》,是張中行先生迴憶在北大紅樓裏生活和學習的文章;第二輯《舊跡》,描寫圓明園、閱微草堂等北京的名勝古跡;第三輯《飲食》,此輯隻有三篇,分彆是《大酒缸》《東來順》《早期的烤肉》,講述瞭北京的老字號和吃食;第四輯《戲劇》,此輯也隻有三篇,分彆是《韓世昌》《餘派遺音》《中國旅行劇團》,均是與戲劇相關的人和事;第五輯《市井》,記敘瞭東安市場、琉璃廠等幾處書籍文物的交易市場;第六輯《寺廟》,寫瞭北京的崇效寺、廣化寺、隆福寺、報國寺四座寺廟。

散文是作者心性的流露,張中行先生的散文也證實瞭季羨林先生對他的稱贊非虛妄之言。先生的散文平實樸拙,散淡衝蕩,具有獨特的藝術品位。無論是寫人,還是記事,信手拈來,幽默通達,讀來讓人感覺是在和一位智慧的老人交談。 季羨林先生曾這樣評價張中行先生的散文:“他行文節奏短促,思想跳躍迅速;氣韻生動,天趣盎然;文從字順,但絕不呆闆,有時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仿佛能聽到節奏的聲音。”

張中行自1931年到北京居住,減去離開的三四年,在北京居住時間有60年之久。對於北京,張中行先生說:“在北京居住的時間長瞭,風風雨雨,啼啼笑笑,也是一部二十四史,無從說起;單說對於北京,就有瞭較深的瞭解。而瞭解常常與情糾纏到一起,這清是‘愛’,錶現為說說道道,是覺得許多方麵都好。”

著者簡介

張中行,原名張璿,學名張璿,河北省香河縣河北屯鄉石莊(今屬天津市武清區河北屯鎮)人,著名學者、哲學傢、散文傢。主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紀末北京大學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與季羨林、金剋木閤稱“燕園三老”。季羨林先生稱贊他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曾參加編寫《漢語課本》、《古代散文選》等。閤作編著有《文言文選讀》《文言讀本續編》;編著有《文言常識》、《文言津逮》、《佛教與中國文學》等;著作有《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等。

圖書目錄

北京的癡夢 [ 1 ]
紅樓 [ 7 ]
沙灘的住 [ 7 ]
沙灘的吃 [ 13 ]
府院留痕 [ 17 ]
北大圖書館 [ 26 ]
舊跡 [ 36 ]
香塚 [ 36 ]
洪洞會館 [ 39 ]
閱微草堂 [ 45 ]
一溜河沿 [ 52 ]
名跡捉影 [ 60 ]
圓明園劫灰 [ 70 ]
農事試驗場 [ 76 ]
飲食 [ 83 ]
大酒缸 [ 83 ]
東來順 [ 87 ]
早期的烤肉 [ 90 ]
戲劇 [ 96 ]
韓世昌 [ 96 ]
餘派遺音 [102]
中國旅行劇團 [108]
市井 [112]
鬼市 [112]
老字號 [117]
東安市場 [126]
由舊書想起的 [132]
我的琉璃廠今昔 [137]
北京琉璃廠的昔年 [146]
寺廟 [157]
崇效寺 [157]
廣化寺 [162]
隆福寺 [167]
報國寺 [174]
選編後記 [18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看了太多关于城市的书,每个城市都是独具魅力的,也像每个人一样有着不同的面貌与性格,如上海的典雅,成都的悠闲,武汉的豪爽,而北京则是更具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有谁不爱北京呢,近年也看过一些关于北京的书,这是梁思成《拙匠随笔》对于北京城规划的畅想,也是《燕京岁时...  

評分

北京是六朝古都,更是明清两代的文化政治中心,全国各地的文人、官员来到北京,随之而来的还有生意人,因而诞生了不少老字号。现在的人去北京旅游,除了游览古迹之外,大都要去吃一吃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逛一逛王府井大街,买一匣稻香村糕点,才算完成“到此一游”...

評分

北京是六朝古都,更是明清两代的文化政治中心,全国各地的文人、官员来到北京,随之而来的还有生意人,因而诞生了不少老字号。现在的人去北京旅游,除了游览古迹之外,大都要去吃一吃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逛一逛王府井大街,买一匣稻香村糕点,才算完成“到此一游”...

評分

看了太多关于城市的书,每个城市都是独具魅力的,也像每个人一样有着不同的面貌与性格,如上海的典雅,成都的悠闲,武汉的豪爽,而北京则是更具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有谁不爱北京呢,近年也看过一些关于北京的书,这是梁思成《拙匠随笔》对于北京城规划的畅想,也是《燕京岁时...  

評分

看了太多关于城市的书,每个城市都是独具魅力的,也像每个人一样有着不同的面貌与性格,如上海的典雅,成都的悠闲,武汉的豪爽,而北京则是更具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有谁不爱北京呢,近年也看过一些关于北京的书,这是梁思成《拙匠随笔》对于北京城规划的畅想,也是《燕京岁时...  

用戶評價

评分

第一次讀張中行先生的文章,大概是剛上大學的時候。一晃已經十來年瞭。 他筆下的北京,和現在的北京,似乎相同,而又不同。他寫北京風物和市井生活變遷,落筆時也懷戀舊日北京,對當時的“新北京”亦感覺錯雜。 轉眼過去這麼多年,連他筆下的新北京,在今日看來,亦是舊的瞭。 挺有意思的一本書,可以瞭解北京尋常巷弄或遺址背後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某個鞦日下午,在玉泉山邊上,暖洋洋的陽光中,讀完這本,也是有些應景瞭。

评分

文字行雲流水衝淡平和,看得齣作者的痛惜與懷念,讀完有一種隻是當時已惘然的感覺,對於逝去歲月與友人的懷念,對於城市變遷的懷想,人生如一夢,加一癡字,既是迷戀,也是一種執著。

评分

慈仁廢寺夕陽中,舊聞名存跡已空。金粉玉樓隨夢去,隻留華發對春風

评分

文字平實動人、簡潔流暢,帶人領略北京城的舊時光,吃的喝的玩的逛的,有野意有情緻,充滿瞭文化氣息。很多今天隻略微知道名字的文化古跡,隨口就道齣背景,平添瞭很多好感。書裏很多珍貴配圖,雖然模糊,但替代不瞭的是老北京的舊時風貌,圖文結閤起來充滿瞭老北京味兒。

评分

文字行雲流水衝淡平和,看得齣作者的痛惜與懷念,讀完有一種隻是當時已惘然的感覺,對於逝去歲月與友人的懷念,對於城市變遷的懷想,人生如一夢,加一癡字,既是迷戀,也是一種執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