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简述

清史简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郑天挺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1
价格:34.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0120790
丛书系列:大家小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郑天挺
  • 中国历史
  • 中国
  • 清史
  • 清朝
  • 好书,值得一读
  • 鄭天挺
  • 清朝历史
  • 历史书籍
  • 简明史书
  • 中国历史
  • 清代社会
  • 历史概述
  • 通史类
  • 非虚构
  • 知识读物
  • 历史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名家推荐:

郑天挺《清史简述》,只有几万字的书,然而涵盖量较大,且有通贯的观点。——冯尔康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郑天挺先生1962年为中共中央党校学员讲授清史的课堂记录整理而成的,提纲挈领地介绍了自清朝入关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要史实,既便于读者迅速理解清朝前期、中期的基本状况,又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书叙述事实简明扼要,分析问题高屋建瓴,能够体现作者本人的学术思想和观点,是一部出色的清史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郑天挺,福建长乐人。现代历史学家、教育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参与厦门大学筹建与教学,兼任图书部主任。1922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4年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总务长,北京大学教授、文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副校长。郑天挺先生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著有《列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志要》《清史探微》《清史简述》《探微集》等著作,曾应中华书局之邀点校《明史》,并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与翦伯赞共同主编)、《明清史资料》、《中国历史大词典》等书。

目录信息

概说
一、关于清史的年代问题
二、鸦片战争前清代历史的特点
三、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
四、关于这一阶段的分期问题
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1644—1723年)
一、八十年间的概况
二、清军入关与统一全国
三、沿袭明制和保证满族地位的政治
四、清初对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压迫
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六、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和摊丁入亩(1723年)
七、巩固统一的战争
八、清初的对外关系
清代中期的政治和经济(1723—1840年)
一、一百一十八年间的概况
二、实行“摊丁入亩”以后的经济发展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四、军机处的设立——清朝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加强
五、乾隆时期的几次战争和军费问题
六、清代中期的对外关系
七、各族人民的起义
八、清代中期的新问题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文化
一、哲学思想
二、考据
三、史学
四、文学
五、清代纂辑的书籍
附录 一本简明而富于创见的清代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清一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社会。它从关外的一个小数民族逐渐发展壮大,到入关统一中国,历经12个皇帝统治,长达296年的历史。 自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统江山之后,1662年康熙即位。 康熙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他在位的61年,是清朝最迅猛发展的时期,继康熙、雍正...  

评分

评分

清代是距现代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留下的史料也最为大量详实,除了历史资料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更近的时代能流传下来更多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从而创造出数量庞大的揣测臆想宫廷的野史,也是电视剧创作者绝佳的取材对象。 因此我们常常能够在影视剧中看到关于这个朝代的很多宫...  

评分

郑天挺的这本《清史简述》,读来很有些流水帐的感觉,索然无味,甚至让我联想到中学里面的历史教科书,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匆匆翻完,除了通篇的“马克思主义”令人侧目之外,竟然再也没有足以玩味的东西。。。。。  

评分

关于清朝,也许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脑海中似乎都会浮现最近特别流行的清宫剧,例如《甄嬛传》《延禧攻略》《步步惊心》《如懿传》等等,讨论的话题似乎也都是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后宫之事,对于他们的功绩、过错,清王朝的整个发展状况、经济状况与历史因素等知识...

用户评价

评分

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清史讲稿,主要体现在对民族主义,阶级性,资本主义的反复称引上。以摊丁入亩,鸦片战争为界,将清代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后期为近代史研究范围,故著作以前期的政治经济,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为三部分。值得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一是关于封建制度下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二是封建王朝发展的思想基础与历史规律,三是文学学术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乾嘉学派从顾炎武到戴震再到考据大观,从经世致用的主张,到学问专精的治学方法,最后发展为故纸堆的学问,均衡的局面朝着某一方向不断强化直至失衡,似乎是历史上政治,哲学,学术绕不开的必由之路,也是革新,发展,发展之发展,衰亡的历史规律。

评分

本书是郑天挺先生1962年在中央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介绍了清兵入关以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文稿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版于拨乱反正之初,时代烙印明显。有些观点和提法值得商榷,甚至错误。 比如说“在对待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问题上,从清初到鸦片战争,清朝始终保持警惕,从事防范和加以限制:1861年进攻郑克爽不用荷兰兵和冰船;1968年不许英国自由来华贸易……等等,都是显著事例。如果不加警惕防范,那么他们的侵入一定早于1840年,所以,1840年以前的抗拒努力也不要忽视。” 还有一些,阅读的朋友自己去发现吧

评分

本书是郑天挺先生1962年在中央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介绍了清兵入关以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文稿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版于拨乱反正之初,时代烙印明显。有些观点和提法值得商榷,甚至错误。 比如说“在对待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问题上,从清初到鸦片战争,清朝始终保持警惕,从事防范和加以限制:1861年进攻郑克爽不用荷兰兵和冰船;1968年不许英国自由来华贸易……等等,都是显著事例。如果不加警惕防范,那么他们的侵入一定早于1840年,所以,1840年以前的抗拒努力也不要忽视。” 还有一些,阅读的朋友自己去发现吧

评分

可以对鸦片战争前的清朝社会有一个简略的认识,不过由于年代关系,政治性比较强,一些观点现在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评分

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清史讲稿,主要体现在对民族主义,阶级性,资本主义的反复称引上。以摊丁入亩,鸦片战争为界,将清代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后期为近代史研究范围,故著作以前期的政治经济,中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为三部分。值得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一是关于封建制度下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二是封建王朝发展的思想基础与历史规律,三是文学学术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乾嘉学派从顾炎武到戴震再到考据大观,从经世致用的主张,到学问专精的治学方法,最后发展为故纸堆的学问,均衡的局面朝着某一方向不断强化直至失衡,似乎是历史上政治,哲学,学术绕不开的必由之路,也是革新,发展,发展之发展,衰亡的历史规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