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版,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长篇小说名作,卑微人生的破茧之旅
“我的语言真正成熟表现在《富萍》。《富萍》是平白的、干净的语言的开始,会斟酌、寻找合适的表达。小说就是从你写第一句开始,进入一种命运。” ——王安忆
《富萍》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长篇小说名作。
《富萍》描写的是一群移民过来的“上海人”,也就是生活在这座城 市底层市民的日常生活,他们的生存境遇,喜怒哀乐况味人生,当然着笔最多的还是富萍。这个从小就失去至爱的乡下妹,是怎样融入上海人当中的。面对这座华美的城市,她的内心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如同整个上海,整个世界在变一样……
王安忆,生于1954年,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在《儿童时代》社任编辑。1980年参加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年底学习结束回原单位。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2004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者一再刻画上海人和乡下人的言谈举止衣着外貌生活环境,对立两者,把江南小城的人都写成保姆、运垃圾船,仿佛整个上海没有外来人的体面机会,只能做一些下等的生计。作品里的女人一定是争奇斗艳的,相互藏着心思斗要比个高下的,不分年龄的。除此之外,她还最喜欢写人和环境的臭味,头油、黄梅雨天……真让人犯呕。富萍最后也只是浮萍,飘在苏州河上,和运垃圾的人一起,不管她沉闷的外表下有一颗怎样骚动的心,她还是不能打破自身阶级的束缚,在上海,还是只能像苏北的其他乡人一样,住在徒手搭建的棚户里,嫁给一个残疾人,在苏州河上运着垃圾。她作为个体小人物的成功就是认清了自己和淮海路的界限,外表上,没有变成烫发的那些刚来到上海的乡下人,而在对人生的选择上,她成功迈出奶奶的世界,自己寻求了一片小小的新天地。
评分叙事很精致。不急不缓,很稳很沉,写的生活又是细碎的。要耐心看。富萍最后的归宿让人有些惊讶,其实奶奶的孙子未尝不好。女性对于婚姻的抗争,是抗命,但抗来抗去,不过也只是换了一条一样的命。
评分作者一再刻画上海人和乡下人的言谈举止衣着外貌生活环境,对立两者,把江南小城的人都写成保姆、运垃圾船,仿佛整个上海没有外来人的体面机会,只能做一些下等的生计。作品里的女人一定是争奇斗艳的,相互藏着心思斗要比个高下的,不分年龄的。除此之外,她还最喜欢写人和环境的臭味,头油、黄梅雨天……真让人犯呕。富萍最后也只是浮萍,飘在苏州河上,和运垃圾的人一起,不管她沉闷的外表下有一颗怎样骚动的心,她还是不能打破自身阶级的束缚,在上海,还是只能像苏北的其他乡人一样,住在徒手搭建的棚户里,嫁给一个残疾人,在苏州河上运着垃圾。她作为个体小人物的成功就是认清了自己和淮海路的界限,外表上,没有变成烫发的那些刚来到上海的乡下人,而在对人生的选择上,她成功迈出奶奶的世界,自己寻求了一片小小的新天地。
评分王安忆的书不看会想念,看了会起腻。
评分朴素细腻,别有风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