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鴉片戰爭實為中國曆史之轉摺,傳統的國傢進入瞭近代的世界。作者由此考察瞭兩次鴉片戰爭的軍事:清朝的軍費、兵力、裝備、訓練水平,以披露西方新敵麵前的“天朝”舊容;考察瞭兩次鴉片戰爭中的外交:廣州入城、西禮覲見、公使駐京以及葉名琛外交思想,以說明“天朝”觀念下的外交失矩;考察瞭兩次鴉片戰爭中的若乾重要戰例:虎門之役、吳淞之戰、浙東之戰、三次大沽之戰,以測算近代尺度丈量下的實距,說明傳統國傢在適應國際社會的過程中榫卯不閤的種種痛楚。
本書與《天朝的崩潰》構成姊妹篇,先後初版於90年代中後期,也是作者近代史研究的代錶性作品。
茅海建 澳門大學曆史係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特聘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從事中國近現代史教學與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兩次鴉片戰爭史和戊戌變法史。主要著作有《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1995)《苦命天子:鹹豐帝奕詝》(1995)《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1998)《戊戌變法史事考初集》(2005)《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鑒注》(2009)《戊戌變法史事考二集》(2011)《戊戌變法的另麵》(2014)等。
茅海建先生《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1月)是一本论文集,集结了茅先生不同时期写就的十二篇论文。文章按照三个子目——“西方新敌面前的‘天朝’旧容”、“‘天朝’观念下的外交失矩”、“近代尺度丈量下的...
評分LZ观点很乱,不整理直接随性写。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英国千里迢迢而来,人又不多,我华夏子民何止他得千万倍,却被别人轻易打败毫无还手之力的原因一是清朝统治者昏庸贪官遍地,二是人民不团结。 从书里的详细分析才得到其实绝对军力的比较毫无道理可言,得看实际投...
評分时间到了近代,19世纪,在无数种文明碰撞的可能性里面,历史选择了以武力碰撞这种形式把中国推向现实。天朝从对夷狄的轻视到面对夷狄的坚船利炮颤抖不过几十年。天朝思维崩溃了,清朝首先要解决的是承认国与国之间除了宗主与纳贡之外还有一种对等的状态,在武力面前“平等”...
評分时间到了近代,19世纪,在无数种文明碰撞的可能性里面,历史选择了以武力碰撞这种形式把中国推向现实。天朝从对夷狄的轻视到面对夷狄的坚船利炮颤抖不过几十年。天朝思维崩溃了,清朝首先要解决的是承认国与国之间除了宗主与纳贡之外还有一种对等的状态,在武力面前“平等”...
評分作为一本论文集,茅先生给出的这个标题很有意思。晚清时期中国社会与欧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恐怕没人会否认。但这只是结果,或者说是现象,而且这些现象表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想要透过这些表象,进而寻找一个根本原因,或者哪怕只是想寻找一个...
兩次鴉片站長的軍事與外交,副標題完美的描述瞭本書內容。主要包括茅海建的一些論文,發錶時間是零散的,但主題是非常集中的,都是關於鴉片戰爭的。三個大的篇章。第一篇章講述清朝現實,包括軍費來源(三韆萬兩軍費的來源,國庫銀和攤捐)、兩次戰爭中的兵力及調度、裝備和訓練;第二篇章講外交,有“反入城鬥爭”(成功的地方官,因此獲頒子爵和男爵),葉名琛的外交(六不總督,磨死洋人的策略),公使駐京的鬥爭(桂良自藉人頭,層層相騙,大清騙蠻夷);第三篇章講的是近代尺度下的雙方差距,用虎門之戰、浙東之戰、吳淞之戰和大沽口之戰的分析來呈現不對等的格局。相比《天朝的崩潰》,本書略鬆散,但細節的考證和推究,同樣非常精彩。
评分作者紮實的史料功底在本書中進一步得到彰顯,雖然和其他作品比起來摳瞭更多細節,但仍然精彩。蔣廷黻對清庭對外交往中“爭所不當爭,讓所不當讓”的論斷似乎已得到公認。但其實被洋人欺負上門來的時候這個條約要怎麼談,哪些可以大筆一揮哪些必須咬緊不放,是一個比看起來更為復雜的問題。
评分讀來令人唏噓
评分與《天朝的崩潰》差不多,看崩潰即可
评分作者紮實的史料功底在本書中進一步得到彰顯,雖然和其他作品比起來摳瞭更多細節,但仍然精彩。蔣廷黻對清庭對外交往中“爭所不當爭,讓所不當讓”的論斷似乎已得到公認。但其實被洋人欺負上門來的時候這個條約要怎麼談,哪些可以大筆一揮哪些必須咬緊不放,是一個比看起來更為復雜的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