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循環經濟的現代農業研究

基於循環經濟的現代農業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
作者:鄧啓明
出品人:
頁數:234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2
價格:3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308054898
叢書系列:中國"三農"問題研究文叢
圖書標籤:
  • 循環經濟
  • 現代農業
  • 農業可持續發展
  • 資源利用
  • 環境影響
  • 農業創新
  • 綠色農業
  • 農業政策
  • 鄉村振興
  • 生態農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基於循環經濟的現代農業研究:高效生態農業的理論與區域實踐》認為,高效生態農業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嚮,以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基本原則(3R原則),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汙染和更多勞動力就業為目標的先進農業發展模式,是效益農業導人循環經濟與生態學理念引發的發展形態變革,也是生態農業按照現代化大生産的目標和産業競爭的指嚮實現的轉型升級;既具有現代農業的一般特徵,又充分體現和滿足瞭人多地少、資源相對緊缺、經濟較發達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及其特殊性,使現代農業真正建立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閤理、社會可接受、環境更友好的基礎之上,實現生産、生活與生態的良性循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現實指導性,是新時期浙江現代農業發展的現實選擇與發展創新,也是沿海發達地區乃至全國農業二次現代化的成功探索與典型實踐。

著者簡介

鄧啓明,男,1973年5月生,福建省漳平市人,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CARD)博士、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現代農業與循環經濟、海峽兩岸經貿閤作、區域經濟理論與政策等方麵研究。先後參加(或參與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浙江省社科規劃重大委托項目、福建省科技廳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研究,在《農業經濟問題》、《農業工程學報》、《自然災害學報》、《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等國傢一級或核心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曾獲浙江大學“光華奬學金”、浙江大學“三好研究生”、浙江大學“優秀畢業生(博士)”等榮譽稱號。

圖書目錄

1 導論 1.1 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1.1.1 實踐發展的需要 1.1.2 理論研究的需要 1.1.3 其他方麵的需要 1.2 研究的主要目標與內容 1.2.1 研究的主要目標 1.2.2 研究的主要內容 1.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3.1 什麼是高效生態農業 1.3.2 怎樣建設高效生態農業 1.3.3 如何提高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的能力 1.3.4 如何對高效生態農業進行實證分析 1.4 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主要創新點與不足 1.5.1 主要創新點 1.5.2 主要不足之處2 農業現代化及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 2.1 農業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 2.1.1 農業現代化理論的提齣與實踐發展 2.1.2 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2.2 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 2.2.1 循環經濟理論的發展階段 2.2.2 循環經濟理論的運行機理 2.2.3 循環經濟理論的發展戰略 2.2.4 循環經濟理論的成功實踐 2.3 農業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 2.3.1 循環型農業的基本內涵 2.3.2 循環型農業的研究內容 2.3.3 循環型農業的實踐模式 2.3.4 循環型農業的發展道路 2.4 簡要評述與研究選題3 二次現代化:現代農業建設的新趨勢與方嚮 3.1 主要發達國傢農業現代化曆程及其發展變革 3.1.1 主要發達國傢農業現代化的實踐與成效 3.1.2 主要發達國傢現代農業發展變革的趨勢 3.2 以色列資源節約型現代農業的發展變革及啓示 3.2.1 以色列資源節約型現代農業的背景分析 3.2.2 以色列資源節約型現代農業的成效分析 3.2.3 以色列資源節約型現代農業建設的經驗 3.2.4 以色列資源節約型現代農業建設的啓示 3.3 中國颱灣地區現代永續農業的發展變革及啓示 3.3.1 颱灣地區農業現代化的背景分析 3.3.2 颱灣地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曆程 3.3.3 颱灣地區農業現代化的成效分析 3.3.4 颱灣地區新農業運動之施政架構 3.3.5 颱灣地區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分析 3.3.6 颱灣地區現代農業建設經驗藉鑒 3.4 中國大陸循環型農業的典型實踐及其成效分析 3.4.1 遼寜省 3.4.2 江蘇省 3.4.3 上海市 3.4.4 福建省 3.5 二次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發展變革的新趨勢 3.5.1 二次農業現代化的內涵與基本特徵 3.5.2 現代持續農業發展變革的經驗藉鑒4 高效生態農業:浙江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選擇 4.1 浙江高效生態農業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4.1.1 農業發展階段論 4.1.2 農業持續發展論 4.1.3 農業多功能性論 4.1.4 生態農業及其在浙江的實踐 4.1.5 效益農業的提齣與成功實踐 4.1.6 其他方麵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4.2 浙江高效生態農業的提齣與實踐發展 4.2.1 高效生態農業的提齣 4.2.2 高效生態農業的生動實踐 4.3 循環經濟視角下的浙江高效生態農業 4.3.1 高效生態農業的科學內涵 4.3.2 高效生態農業的基本特徵 4.3.3 高效生態農業的主要功能 4.4 浙江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與框架 4.4.1 高效生態農業的SWOT分析 4.4.2 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前景 4.4.3 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框架5 影響不同主體參與高效生態農業的因素分析 5.1 研究的問題與目標 5.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5.2.1 理論分析 5.2.2 研究假說 5.3 數據來源與樣本概況 5.3.1 數據來源 5.3.2 樣本特徵 5.3.3 統計分析 5.4 模型的選擇與解釋變量說明 5.4.1 Logistic模型構建 5.4.2 模型解釋變量說明 5.5 模型估計結果及其分析說明 5.5.1 計量模型估計結果 5.5.2 模型估計結果分析 5.6 主要結論與政策啓示 5.6.1 主要結論 5.6.2 政策含義6 基於生態養殖的高效生態農業建設成效分析 6.1 問題的提齣與研究思路 6.2 浙江畜牧業的發展現狀與生態養殖小區建設 6.2.1 浙江畜牧業的發展現狀 6.2.2 浙江生態養殖小區建設。 6.3 基於技術骨乾的生態養殖小區建設成效分析 6.3.1 數據來源 6.3.2 樣本特徵 6.3.3 統計分析 6.4 生態養殖戶與其他高效生態農業戶間的比較 6.4.1 戶主特徵與傢庭特徵比較 6.4.2 質量安全及生態意識比較 6.4.3 所在地環境特徵比較 6.4.4 政府扶持與引導比較 6.4.5 組織化與社會化服務比較 6.5 典型案例分析:金色平湖的綠色“點金術” 6.5.1 發展背景 6.5.2 模式創新 6.5.3 成功之路 6.6 若乾結論與政策啓示7 高效生態農業評價指標體係構建與實踐應用 7.1 問題的提齣與研究思路 7.2 評價指標體係的構建原理 7.2.1 評價指標體係的構成 7.2.2 指標體係的構建原則 7.2.3 評價標準的相對性與權重的確定 7.2.4 研究的目標與評價指標體係構建 7.2.5 評價指標體係的應用程序與方法 7.3 綜閤評價指標體係的構建 7.3.1 與已有評價指標體係的關係 7.3.2 一般評價指標體係的設計 7.3.3 指標體係及相關指標描述 7.3.4 具體評價指標體係的構建 7.4 評價指標體係的應用與完善 7.4.1 指標權重的初步確定 7.4.2 應用前景與發展完善8 高效生態農業政府扶持體係與組織製度創新 8.1 問題的提齣與研究思路 8.2 政府扶持農業的主要理論與政策依據 8.2.1 主要理論依據 8.2.2 WTO《農業協議》相關規定 8.2.3 農業支持與保護的客觀必然性 8.3 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策略與政府扶持體係構建 8.3.1 政府扶持目標與發展策略選擇 8.3.2 政府需要加強的重點扶持領域 8.3.3 政府扶持政策與實施體係構建 8.4 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需要的組織製度創新 8.4.1 培育核心農戶,建立健全生産經營者進入退齣機製 8.4.2 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解決農業勞動者的結構性矛盾 8.4.3 加強農業專業閤作,提高組織化程度與市場競爭力 8.4.4 深化農地製度改革,為適度規模經營提供製度保障 8.5 對現代農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補充思考9 結論與展望 9.1 主要結論 9.2 政策啓示 9.3 發展前景 9.4 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附錄 附錄1 浙江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情況調查問捲 附錄2 浙江省生態養殖小區(養豬場)建設與環境管理問題調查問捲參考文獻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