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的现代农业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的现代农业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
作者:邓启明
出品人:
页数:234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2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8054898
丛书系列: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文丛
图书标签:
  • 循环经济
  • 现代农业
  • 农业可持续发展
  • 资源利用
  • 环境影响
  • 农业创新
  • 绿色农业
  • 农业政策
  • 乡村振兴
  • 生态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基于循环经济的现代农业研究:高效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区域实践》认为,高效生态农业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3R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的先进农业发展模式,是效益农业导人循环经济与生态学理念引发的发展形态变革,也是生态农业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目标和产业竞争的指向实现的转型升级;既具有现代农业的一般特征,又充分体现和满足了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紧缺、经济较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及其特殊性,使现代农业真正建立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社会可接受、环境更友好的基础之上,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性,是新时期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与发展创新,也是沿海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农业二次现代化的成功探索与典型实践。

作者简介

邓启明,男,1973年5月生,福建省漳平市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博士、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农业与循环经济、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等方面研究。先后参加(或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在《农业经济问题》、《农业工程学报》、《自然灾害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国家一级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浙江大学“光华奖学金”、浙江大学“三好研究生”、浙江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等荣誉称号。

目录信息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实践发展的需要 1.1.2 理论研究的需要 1.1.3 其他方面的需要 1.2 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的主要目标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什么是高效生态农业 1.3.2 怎样建设高效生态农业 1.3.3 如何提高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的能力 1.3.4 如何对高效生态农业进行实证分析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主要不足之处2 农业现代化及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2.1 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2.1.1 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提出与实践发展 2.1.2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2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2.2.1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阶段 2.2.2 循环经济理论的运行机理 2.2.3 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战略 2.2.4 循环经济理论的成功实践 2.3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2.3.1 循环型农业的基本内涵 2.3.2 循环型农业的研究内容 2.3.3 循环型农业的实践模式 2.3.4 循环型农业的发展道路 2.4 简要评述与研究选题3 二次现代化:现代农业建设的新趋势与方向 3.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历程及其发展变革 3.1.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与成效 3.1.2 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变革的趋势 3.2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变革及启示 3.2.1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的背景分析 3.2.2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的成效分析 3.2.3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建设的经验 3.2.4 以色列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启示 3.3 中国台湾地区现代永续农业的发展变革及启示 3.3.1 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分析 3.3.2 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3.3.3 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成效分析 3.3.4 台湾地区新农业运动之施政架构 3.3.5 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3.3.6 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经验借鉴 3.4 中国大陆循环型农业的典型实践及其成效分析 3.4.1 辽宁省 3.4.2 江苏省 3.4.3 上海市 3.4.4 福建省 3.5 二次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发展变革的新趋势 3.5.1 二次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5.2 现代持续农业发展变革的经验借鉴4 高效生态农业:浙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选择 4.1 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4.1.1 农业发展阶段论 4.1.2 农业持续发展论 4.1.3 农业多功能性论 4.1.4 生态农业及其在浙江的实践 4.1.5 效益农业的提出与成功实践 4.1.6 其他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4.2 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发展 4.2.1 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 4.2.2 高效生态农业的生动实践 4.3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浙江高效生态农业 4.3.1 高效生态农业的科学内涵 4.3.2 高效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4.3.3 高效生态农业的主要功能 4.4 浙江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与框架 4.4.1 高效生态农业的SWOT分析 4.4.2 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4.4.3 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框架5 影响不同主体参与高效生态农业的因素分析 5.1 研究的问题与目标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1 理论分析 5.2.2 研究假说 5.3 数据来源与样本概况 5.3.1 数据来源 5.3.2 样本特征 5.3.3 统计分析 5.4 模型的选择与解释变量说明 5.4.1 Logistic模型构建 5.4.2 模型解释变量说明 5.5 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说明 5.5.1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5.5.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6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5.6.1 主要结论 5.6.2 政策含义6 基于生态养殖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成效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6.2 浙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生态养殖小区建设 6.2.1 浙江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6.2.2 浙江生态养殖小区建设。 6.3 基于技术骨干的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成效分析 6.3.1 数据来源 6.3.2 样本特征 6.3.3 统计分析 6.4 生态养殖户与其他高效生态农业户间的比较 6.4.1 户主特征与家庭特征比较 6.4.2 质量安全及生态意识比较 6.4.3 所在地环境特征比较 6.4.4 政府扶持与引导比较 6.4.5 组织化与社会化服务比较 6.5 典型案例分析:金色平湖的绿色“点金术” 6.5.1 发展背景 6.5.2 模式创新 6.5.3 成功之路 6.6 若干结论与政策启示7 高效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应用 7.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7.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7.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7.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7.2.3 评价标准的相对性与权重的确定 7.2.4 研究的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5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程序与方法 7.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3.1 与已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关系 7.3.2 一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7.3.3 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描述 7.3.4 具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4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与完善 7.4.1 指标权重的初步确定 7.4.2 应用前景与发展完善8 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体系与组织制度创新 8.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8.2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8.2.1 主要理论依据 8.2.2 WTO《农业协议》相关规定 8.2.3 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客观必然性 8.3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策略与政府扶持体系构建 8.3.1 政府扶持目标与发展策略选择 8.3.2 政府需要加强的重点扶持领域 8.3.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8.4 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组织制度创新 8.4.1 培育核心农户,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者进入退出机制 8.4.2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解决农业劳动者的结构性矛盾 8.4.3 加强农业专业合作,提高组织化程度与市场竞争力 8.4.4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制度保障 8.5 对现代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补充思考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发展前景 9.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附录 附录1 浙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浙江省生态养殖小区(养猪场)建设与环境管理问题调查问卷参考文献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