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淡酒一壶茶

三杯淡酒一壶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毛泽东
出品人:
页数:33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7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70842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情感
  • 治愈
  • 生活
  • 散文
  • 随笔
  • 温暖
  • 成长
  • 淡然
  • 茶文化
  • 酒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一,全面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质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

第二,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大量的、普遍的存在着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一般说来,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即: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方针。

第四,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指出,我国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今后主要的任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所阐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八大的思想,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

毛泽东 论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著作。由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讲话修改和补充而成,同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全文阐述了12个问题,贯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文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同阶级对抗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不具有对抗性,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以赞成、拥护社会主义建设,或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界限。他指出,这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求尽可能地促成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服务。毛泽东全面地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政策。指出,要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根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状况的估量,毛泽东适时地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基本结束,共产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开战,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繁荣的国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方针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目录信息

前沿
序(陈海云)
——第一部 新体诗三十四首——
海边 3
初春 4
归 5
走啊,朋友 6
红叶 8
清晨的呼唤 9
金工实习随笔 11
依然是冬天 12
春天的步履——妙峰山记游 14
北戴河 19
希望 21
寂寞的小男孩 23
课间 25
秋游稻香湖 27
强者 29
雪像 31
让我们举起杯来 33
纪念碑就在眼前——“四五”事件十周年祭 35
圆明园之夜 46
海的呼唤 48
冬日 50
车过家园 52
走向城市 55
青莲岛 57
歌唱明天 58
历史 61
雁栖湖 63
为雨中的朋友 65
给你 微笑的女孩 66
三八节春雪 69
五月 71
笔架山 73
告别武汉 75
你悄悄地走了 76
巴黎 79
——第二部 对联 对联选三十三则——
(一) 父亲六十岁寿辰贺联 85
(二) 八九新年晚会联 86
(三) 九零新年贺联 86
(四) 自书华实总经理室联 87
(五) 王小平鄢一婷婚礼联 87
(六) 吴旭亭王晓红婚礼贺联 88
(七) 刘可林君婚礼回文联 88
(八) 挽陶葆楷先生联 89
(九) 赠孔伯伯联 89
(十) 教授与护士喜结良缘贺联 90
(十一) 龙安酒店开业联 90
(十二) 红阳守东婚礼贺联 91
(十三) 自题中房天润总经理室联 91
(十四) 唐凌君生日贺联 92
(十五) 李强生日贺联 92
(十六) 贺中秋联 93
(十七) 陈海宏生日贺联 93
(十八) 零五新年短信贺联 94
(十九) 一月十七日挽联 94
(二十) 零五春节短信贺联 95
(二十一) 题“冷香鸭”餐厅联 95
(二十二) 离别七日写给爸爸 96
(二十三) 为《美术内参》创刊撰联 96
(二十四) 农历十五新婚贺联 97
(二十五) 金婚贺联 97
(二十六) 题赠风仪坊 98
(二十七) 保国弟大婚联 98
(二十八) 邵叔生日集句贺联 99
(二十九) “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命题对联 99
(三十) 题高桥陈醋联 100
(三十一) 王力光黄娟新婚贺联 100
(三十二) 为张苏粤胎毛笔题联 101
(三十三) 为巴马长寿村题联 101
(三十四) 单雨梁蓉新婚联 102
第三部分 古体诗一百四十三首
(一)十二岁——十六岁
(中学部分)
四季咏 107
春节 108
忆江南 春 109
忆江南 秋 110
人生 111
中秋悼友 112
电影《苦果》观后 113
自省 114
雨后初晴 115
题画 116
新年随感 117
诉衷情 贺女排首夺世界冠军 118
晨读 119
临别 120
(二)十六岁——二十岁
(大学部分)
入京求学 123
颐和园 124
学堂歪诗 125
荒岛义务劳动 126
周末登香山 127
思乡 128
申办亚运成功 129
郊外早春 130
游密云水库 131
登北海白塔 132
春望 133
作业打油诗 134
渔歌子 登八达岭 135
夏夜 136
登鹫峰抒怀 137
寒假记事二首 138
贺通讯卫星发射成功 139
偷闲 140
小舟无赖 141
校园漫步 142
登泰山 143
咏月 144
百花山 145
烟台小驻 146
清韵 147
颐和园杂感 148
(三) 二十岁以后
夏日 151
闾山游 152
乡村踏雪 153
即席诗 154
渤海踏浪 155
登井冈山 156
游三峡大坝 157
题麻将陈列馆 158
戏题欧洲杯 159
青海湖 160
虞美人 登瑞士铁力士雪山 161
登山东蓬莱阁 162
和海云虎门怀古 163
南宁青秀山 164
印象刘三姐 165
漓江 166
答小贺江上凭阑诗 167
赠陈端喜砚并附诗一首 168
感连战大陆行 169
灯火黄浦江 170
和材林原韵启功先生千古 171
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172
和林先卧佛山庄诗 173
和赵鹏兄水茶歌 174
云岗石窟 175
长白山天池 176
随口赠诗 177
夜游两江四湖 178
答媛春兄中秋寄诗 179
南非行 180
好望角观海 181
中青企协成立二十年抒怀 182
圣诞童谣 183
新春兄弟酒会 184
和庆江弟云南印象诗 185
题中山路夜市 186
重登五台山 187
京东大峡谷 188
鹊桥仙 七夕 189
秀山听乐 190
回望古滇国 191
丽江古城 192
梧州行 193
丙戌中秋寄诗 194
游武鸣伊岭岩 195
北海银滩有感 196
重庆印象 197
题大足石刻 198
题广西奇石三首 199
三娘湾海豚 202
零六岁末杂感 203
普陀山拜观音 204
百色品茶 205
仇柳红生日贺诗 206
青云直上 207
马六甲 208
刘三姐故居 209
覃晏康十岁 210
六一赠诗 211
题贺远风水 212
黄姚古镇 213
登圣堂山 214
大明山游记 215
立秋遥寄 216
刘公岛 217
题花山壁画 218
游花山戏赠福桐 219
灵渠怀古 220
龙脊梯田 221
南昆山绝句 222
十万大山行 223
雨中寻访钦州古窑 224
零八新年有感 225
元宵节感言 226
咏玉 227
灾后重上大明山 228
题琼海玉蟾宫 229
游天涯海角 230
举酒同贺 231
国哀 232
亲历灾区四首 233
风入松 端午 237
兴科十周年 238
宿大明山 239
清晨送龙文出山 240
雨中游桂林王城 241
中秋感怀 242
西藏印象六首 243
题金鞭溪 249
戏说二零零八 250
牛年贺词 251
诗魂——海子二十周年祭 252
寄语印刷人 253
地震周年三首 254
第四部分 日记摘抄四十六则
厚味 259
看书与读书 259
合伙制 260
曾国藩 260
实业救国 261
鲁迅 262
飞牛 263
歌剧 263
广岛运动会 264
军史 264
文祸 265
清华情结 265
海南文化 266
武侠书 266
好书与良友 267
英雄知己 267
思想工作 267
学生代沟 268
朋友 269
学者 269
新加坡 270
佐川急便 271
力行第一 271
快节奏生活 272
下属与朋友 272
入关失败 273
“三线”工程 273
渣滓洞 274
公司与公私 275
戏说历史 275
有朋自远方 276
周恩来 276
与朋友吃饭 278
林彪 279
文化人 279
蓝色 280
勇气 280
棱角 281
清明节 282
传媒时代 282
个性 283
贪官与蚊子 283
启蒙者 284
国力与权力 285
皇权 285
政治文人 286
第五部分 散文四篇
从“秋高气爽”谈起 291
千禧随笔 295
SARS启示录 303
一九八二 行者如歌 314
附:本书评论三篇
红尘纵使能蔽日,总有心灵一片天(孙绍先) 319
一种新的精神图谱(沉睡) 327
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文字(斗垣) 33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部丰富的思想遗产,通常是复杂的、多维度的,甚至是矛盾的、歧义的,后人对它的阐释也不会停止。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就是这样。以下几个思想主题,曾经先后被认为看作是毛泽东的最独特贡献:以《实践论》、《矛盾论》为内容的辩证法;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为背景的阶级分析和阶...

评分

一部丰富的思想遗产,通常是复杂的、多维度的,甚至是矛盾的、歧义的,后人对它的阐释也不会停止。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就是这样。以下几个思想主题,曾经先后被认为看作是毛泽东的最独特贡献:以《实践论》、《矛盾论》为内容的辩证法;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为背景的阶级分析和阶...

评分

一部丰富的思想遗产,通常是复杂的、多维度的,甚至是矛盾的、歧义的,后人对它的阐释也不会停止。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就是这样。以下几个思想主题,曾经先后被认为看作是毛泽东的最独特贡献:以《实践论》、《矛盾论》为内容的辩证法;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为背景的阶级分析和阶...

评分

一部丰富的思想遗产,通常是复杂的、多维度的,甚至是矛盾的、歧义的,后人对它的阐释也不会停止。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就是这样。以下几个思想主题,曾经先后被认为看作是毛泽东的最独特贡献:以《实践论》、《矛盾论》为内容的辩证法;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为背景的阶级分析和阶...

评分

一部丰富的思想遗产,通常是复杂的、多维度的,甚至是矛盾的、歧义的,后人对它的阐释也不会停止。毛泽东的思想遗产就是这样。以下几个思想主题,曾经先后被认为看作是毛泽东的最独特贡献:以《实践论》、《矛盾论》为内容的辩证法;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为背景的阶级分析和阶...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