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第二卷介绍苏联工业和农业建设部分。三卷是按照内容排列的,不是按照回忆的顺序,所以从时间上看最后回忆的一部分“我不是评判人”放在第二卷的末尾,这其中主要是对苏联文化人物的看法,其中的某些看法比较有趣。
評分一、 赫鲁晓夫到死也想不明白,他发起的种植玉米运动到底错在哪里。 直到1970年代,赫鲁晓夫已经成为了一个靠领取国家养老金过活的龙钟老人,他还在自己的回忆录里,不厌其烦地宣示,“我对玉米情有独钟”,“我是个玉米迷”。 也难怪,我们今天一提起玉米,就说,就是赫鲁晓夫...
評分 評分对于苏联,一直怀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有讨厌,也有向往。不过对于苏联风格的音乐还是很喜欢的。 对于赫鲁晓夫,最初的记忆就是一个秃子,还有就是他的敲皮鞋……还有就是在他任上中苏关系恶化了,对于那一段历史我很不了解。有一天在学校图书馆偶然的看到了这本书,很意外,更...
評分写于2004年,大一。 【之前曾经把大学的六本读书笔记借给朋友看,结果差点弄丢,所以就想把这些文字都拍照存在豆瓣里。但豆瓣的“书评”又不准少于一百四十字,所以决定写这样一段没用的文字来充数,借以蒙混过关。我的字很差,莫骂;我的观点也很摇摆,莫骂;我的初衷也只是保...
赫魯曉夫是個真性情的人 他跟毛澤東倆湊一塊兒真是不得瞭 全文文風都相當歡脫
评分印象最深的是講56年訪問英國期間見到早已退居二綫的丘吉爾,英雄遲暮,無限唏噓
评分首先,赫魯曉夫是個真實的人;其次,有夢想的人很多,腦子不抽的夢想者就那麼幾個;最後,哪怕再不遵守科學規律的獨裁者都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不可以隨便發起,但是,毛XX就是不知道。
评分算是比較一手的史料瞭。當然其中也對事實有一定的歪麯,不過這也讓整個閱讀變得有趣,需要自辨真僞。赫魯曉夫極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真正的共産主義者,當然這和當時的曆史條件也不無關係。隻是這個版本的錯字有點多,記得還有個字印倒瞭。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齣版這本書的時機,和當時的境況也必然有關。
评分真實的記憶,作者個人的感觸,成也作風,敗也作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