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特里尔(Ross Terrill),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与国际事务教授,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大西洋月刊》编委,美国政治学协会会员。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链条上,毛泽东是一个崭新的环节。从清王朝,到袁世凯和北洋军阀,再到蒋介石,中国社会缓慢而艰难地走向进步。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代人理想的胜利。然而历史进化的规律是无情的,自然界没有飞跃,人类社会也一样。毛泽东也带有历史的包袱和遗产,他的英雄...
评分我有个大学老师是萧延中教授的学生,所以对于这本书,我的那位老师还是有些了解。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删掉了许多不够红的东西,而且之所以能够出版的如此火热,也托福于它的和谐。 开始对这本书还算印象良好,因为毕竟是太祖年少的时候,说深说浅都无可厚非。包括全书中对于...
评分诚如老白所说:罗斯·特里尔的《毛泽东传》在中国成功的其中一个原因要归因于“距离感”。 大部分的中国人从小就被困于官方的说法和政治理论体系当中,通过逼迫性的政治教育、官方资料了解国家领导人和中国近代的政治历程。我们国家的审查机制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人们不得不相...
评分绝对的大部头书,原想利用碎片时间读完,但后来发现这不可能:一来作者写的引人入胜,环环相扣,一读就放不下了。二来近50万字的内容光靠每天一个小时的碎片时间根本打发不了。值得庆幸的是,美国人写史,写传记随意一些,直白一些,不玩“春秋笔法”,大大降低了我的脑力消耗...
评分对于晚清以来的中国,一直用千古未见之变局来形容,而终结这个变局的人,就是毛泽东。不管多少人歌功颂德,也不管多少人恨之入骨,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千古变局此一人。所谓功过后人评,有太多王朝之开创者,不可被评价,比如秦始皇,比如成吉思汗,比如朱元璋,也有太多...
过多的臆想材料和抱着小清新的想法来写毛,且时间线过于混乱,但作为一些具体事件梳理还是不错的,整体而言就入门,无用的篇幅太多了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对毛的重塑很立体。特别是作者巧妙的把毛诗词融入文中,让毛的形象更丰满真实。对有些事件的认知和国内传统观念存在冲突也在所难免,这毕竟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摩西。总之,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红色书籍。
评分第四次印刷的 少了60页,应该是对某些人不利的事情。而且后面显得有点杂乱,而且我不喜欢结语,大概是作者的局限性吧,毕竟那时候才80年代,事情只有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看得清楚,我是没想到2020了,还在吃老人家留下来的遗产。
评分都忘记了。。都搞混了
评分不了解童年时代对父权的反抗,就不会理解毛泽东晚年为什么会变成全中国的封建大家长;不了解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就不会理解毛泽东在文革初期的一些做法;不了解延安时代毛泽东的“肉身成圣”,就不会理解毛泽东后来为什么会醉心于发动一场又一场的运动,用思想去指导人民搞运动,而不是发挥政府的作用,去治理好这个国家。 毛泽东最终极的梦想不是成为一个国家的领袖,而是成为一个儒教概念中的圣人,用他的思想还改造这个世界,实现他心目中的世界大同。无论是马克思思想还是布尔什维克主义,都是包装他无政府主义思想和儒教思想的外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