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有:《太乙金华宗旨》的源流、内容、今译及评述-分析心理学与中国瑜珈等。
《太乙金华宗旨》源流及其内容 ——卫礼贤卫礼贤( Richard Wilhelm ,1873-1930), 德国人,1895年毕业于图宾根大学神学系,1897年成为普鲁迪斯坦特教会副牧师,1899年来中国,成为青岛教会牧师,1920年回国。在中国连续生活了21年。1922年又被德国政府任命为驻北京公使馆学术顾问,再度来华;1924年回国,后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主讲中国学,并担任中国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学术与艺术杂志 》 ,1930年3月病逝于图宾根,享年57岁。
卫礼贤是一位罕见的热爱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与一般的牧师不同,(他)深深地被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崇尚西方文明,对中国固有文化弃置不顾,但他却潜心钻研被中国人遗弃的儒教和道教,他如此地热爱中国,以至于其写字姿态和说话的方式以及外表风度完全像一个中国人。”(荣格)卫礼贤大力传播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的西传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卫礼贤就将《老子》、《庄子》、《列子》翻译成德文出版,此后又将《易经》、《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翻译成德文出版。其中对《易经》和《太乙金华宗旨》的翻译和评述,使他名声大振。
卫礼贤慧眼独具,将《太乙金华宗旨》这部内丹学奇书进行翻译介绍,反映了卫礼贤对道教内丹经典是有相当的鉴别能力。在本书的众多版本中,卫礼贤选取慧真子《长生术》本作为底本。这一版本将《太乙金华宗旨》与《慧命经》合刊,卫礼贤翻译了《太乙金华宗旨》13章中的前9章和《慧命经》20章中的前8章。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为此书写了很长的述评,于1929年出版。
卫礼贤的德文译本很快又被卡罗·F·贝恩斯(Cary.F.Baynes) 翻译成英文本,1931年出版,于是《太乙金华宗旨》在西方广为流传。此后德文版又出了多版,1957年德文第5版加入了《慧命经》。1962年贝恩斯在德文第5版基础上出版了修订本。本书译印以后很快成为畅销书 。1980年日本汤浅泰雄、定方昭夫将本书翻译成日文。
20世纪90年代后,《太乙金华宗旨》英译本又被回译成中文出版,主要有通山翻译的《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王魁溥翻译的《太乙金华真经》(中国医药出版社,1993年版)和《纯阳吕祖功理功法诠释》(外文出版社1994年版)、冯广宏编翻译的《太乙金华宗旨今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张超中翻译的《太乙金华宗旨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杨儒宾翻译的《黄金之花的秘密》(台湾商鼎书局,2002年版),等等。在这些译文中,通山的译文属上乘。以下依据通山译本对卫礼贤的观点做一简要介绍。
对西人来说,金花的秘密一书的重点自然是荣格的评述,毕竟直接理解道家丹道是要有相关文化背景的。然而,荣格的评述与太乙金华宗旨的本意是有巨大差别的,甚至慧真子的注释以及卫礼贤的解释实际上也与太乙金华宗旨原意有出入(至于这些出入,有多少是出于对文本的误读,有多少...
评分《太乙金华宗旨》,相传为吕洞宾所著。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将此书译成德文,并邀请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撰写了长篇评述。1929年,两人合作完成的《太乙金华宗旨》德文译注本出版,题为《金花的秘密——中国的生命之书》,...
评分 评分 评分《太乙金华宗旨》,相传为吕洞宾所著。20世纪20年代,德国著名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将此书译成德文,并邀请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撰写了长篇评述。1929年,两人合作完成的《太乙金华宗旨》德文译注本出版,题为《金花的秘密——中国的生命之书》,...
:无
评分前半本是卫礼贤翻译的道经再翻译回中文,后半本才是荣格对东方宗教的解读分析,最后是道经原文附录。荣格对于东西方文明的区分与解读很有值得一读,如果西方人单纯照搬东方思想就会变成“邪人行正道正道亦归邪”什么的。
评分生命的秘诀在于通过有为达到无为。人不能企望越过一切前戏直达高潮。 楞严经讲“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这需要的是聪明,更需要沉静。
评分做为一个中国人,我完全没有瑞士人和德国人懂它.
评分《金花的秘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