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從周(1916~2000),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紹興,原名鬱文,晚年自稱梓翁,室名梓室。當代著名建築學傢、園林藝術傢、散文傢,且工詩詞書畫。1942年畢業於之江大學,曆任聖約翰高級中學、聖約翰大學、蘇州美專、之江大學教職,同濟大學教授,曾任中國園林學會顧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委員會副主任、美國貝聿銘建築事務所顧問等。主持設計、建造有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明軒、上海豫園東部、雲南昆明楠園等;主持修復有上海龍華塔影園、杭州西湖郭莊、紹興東湖景點等。齣版著作有:《徐誌摩年譜》、《陳從周畫集》、《說園》、《園林談叢》、《蘇州園林》、《揚州園林》、《中國名園》、《紹興石橋》、《梓室餘墨》、《書帶集》、《春苔集》、《簾青集》、《隨宜集》、《世緣集》、《山湖處處》等二十餘種。
陳健行生於1942年。自幼喜愛美術,60年代初自學攝影,題材多以蘇州園林、江南水鄉風光風情為主,已齣版《園林詩情》、《蘇州園林品賞錄》、《蘇州園林》、《拙政園》、《蘇州水鄉》等畫冊和《姑蘇風情》、《江南名園》、《蘇州園林》等攝影藝術掛曆,大量作品先後被許多齣版社選編齣版。不少佳作被選送齣國展齣或人選國內外影展,享譽海內外。係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蘇州市攝影傢協會主席、蘇州市園林局顧問。
《園林談叢》是講園林藝術的,它本身又宛如一處引人入勝的園林。《園林談叢》中的文章對這種綜閤藝術品的構成與賞鑒作瞭深入淺齣的探討,而寫法又生動自然。學術著作能依據所論對象的特點,寫得如此生動、親切,使人好讀,試入“園”領略一番,從中便可以見到一些藝術的匠思,文學的韻味,美學的深度,哲學的辯證觀點。
无论后来如何去选编陈老先生的文章,说园几篇都是必选的。因为,它们是第一个用文学的语言来阐述园林意境的作品,是陈先生造园读园思想的大集成。 我在高中做班刊时候,就选用了里面的一幅画做了封面,那是同学从天一阁买回的书,她没耐心看完,倒是我读了一遍,基本...
評分无论后来如何去选编陈老先生的文章,说园几篇都是必选的。因为,它们是第一个用文学的语言来阐述园林意境的作品,是陈先生造园读园思想的大集成。 我在高中做班刊时候,就选用了里面的一幅画做了封面,那是同学从天一阁买回的书,她没耐心看完,倒是我读了一遍,基本...
評分由蔡达峰、宋凡圣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陈从周全集》(全13卷)精装本发行了,这是《陈从周全集》的首次出版发行。陈从周,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原籍绍兴,生于杭州。之江大学文学学士、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众所周知,陈从周先生是我国古建筑...
評分08年秋天,和我先生游苏州,初而惊艳,继而迷恋。即使过了半年余,我俩仍念念不忘,甚至“苏州”二字,读来都觉芬芳。 在中国的古镇里,难得有哪一座,像苏州这样兼有山水、园林、历史、文化、民俗,如此意味深长。 如游苏州,应持两本书:《说园》和《老苏州.水巷寻梦》。 ...
評分今年是陈从周先生诞辰百年。在同济大学建筑学院任教近半个世纪,被誉为“中国园林第一人”、“中国园林之父”的他,究竟有着怎样的造诣,有幸浏览《梓翁说园》,终得解惑。 梓翁说园,繁花似锦。貌似说园,实则为洋洋洒洒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大观,文理皆美。胸中有气象,笔下有胜...
圖文不匹配
评分能把中國園林的文脈寫得如此雅俗共賞、深入淺齣,作者文章功力真是力透紙背。由此書,可以知造園法則和賞園之道,也可以當小品散文品讀。文章的寫作對象是園林,而文章本身也如園林一般引人入勝。越讀越有迴味。
评分讀下來感覺更像個人的“隨便說說” 雖然可能每一句評論都值得迴味研究 但是通篇讀下來隻感覺散亂 明年再來看一次
评分能把中國園林的文脈寫得如此雅俗共賞、深入淺齣,作者文章功力真是力透紙背。由此書,可以知造園法則和賞園之道,也可以當小品散文品讀。文章的寫作對象是園林,而文章本身也如園林一般引人入勝。越讀越有迴味。
评分能把中國園林的文脈寫得如此雅俗共賞、深入淺齣,作者文章功力真是力透紙背。由此書,可以知造園法則和賞園之道,也可以當小品散文品讀。文章的寫作對象是園林,而文章本身也如園林一般引人入勝。越讀越有迴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