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歌是所谓生活之歌,不但是内容上注重实生活的表现,脱去旧例的束缚,便是在形式上也起了革命,运用俗语,改变行款,都是平常的新歌人所不敢做的。
——文学家、翻译家 周作人
石川啄木在我的想象里,是会在一段孤寂的旅途中遇到的人,你熟悉这种感觉:即使相对无语,在各自的眼神里也能闪烁起无声的话语。这也正是我读他的诗时心里涌出的感受。
——音乐人 钟立风
这本石川啄木的诗歌集,很像我最亲爱的给我写来的信啊。
——诗人、小说家 巫昂
我喜欢那些能够释放心里的恶魔,跟随心里的魔鬼去驰骋的写作者,石川啄木即是其一。
——出版人 陈亮
特邀新锐画家马君MA JUN特别制作了20张木刻插画,每一张画都触及啄木诗歌的灵魂
由“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周伟伟整体设计
布面精装 / 烫色工艺 / 内文图文套锁 / 用纸典雅
石川啄木 (1886 -1912),日本明治时代诗人、评论家。原名石川一,石川啄木是他的笔名,并以此名传世。他出身贫苦,曾当过小学代课老师、新闻记者、报社校对,著有《憧憬》《悲伤的玩具》《一握砂》等。石川啄木用现代语写传统的短歌,并在音律、断句方面亦有创新,他的歌集开创了日本短歌的新时代。
据《周作人年谱》(张菊香、张铁荣编):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得人民文学出版社信,约先为翻译日本石川啄木的诗歌,即着手翻译”;五月十一日,“翻译日本石川啄木诗歌脱稿”;五月十五日,“校阅所译日本作家石川啄木诗歌讫”;一九六二年一月,“与卞立强合译的《石川啄木...
评分短歌浅吟哀思重,深深浅浅一握砂。 石川啄木,二十六岁,短暂困苦的一生,轻轻的用手一握,只留下三行可以吃的诗,是哀伤荡漾的味道。石川应该会很喜欢这句——知我者谓我心忧吧。 以下是喜欢的抄选。 一、爱自己的歌—— 不能忘记那颊上流下来的 眼泪也不擦去, 将一握砂给我...
评分一握砂 3 对着大海独自一人, 预备哭上七八天, 这样走出了家门。 7 横卧在砂山脚下的,漂来的木头, 我环顾着四周, 试着对它说些话。 14 玩耍着背了母亲, 觉得太轻了,哭了起来, 没有走上三步。 18 在什么地方轻轻的有虫鸣着似的 百无聊赖的心情 今天又感到了。 20 ...
评分石川啄木的短歌有种闭着眼睛往生活里撞的感觉。写的明明是日常的心绪、身边的人、季节,轻巧明晰,但并不明亮。细微的情趣,他不站在地面上歌唱,倒像迎着风眼泪却永远干不了的状态。“ 从留恋变成哀伤,从哀伤变成自嘲。 ” 二十岁的年龄,做了父亲的诗人,应该多些希望的。 ...
有可爱的部分,说秋天里长椅上白糊糊的猫,说家乡夜里的烤年糕,说心情像刚烤好的面包的他。 有沉重的部分,问自己为了这点事就去死吗,又问自己为了这点事就活着吗的他。 说自己的诗是可以吃的诗,是像日常小菜一样的短歌,倒也挺符合。但是整体期望还是太高了,除了琐碎日常外,大部分读起来会让我觉得他自我中心又颓丧不满,又穷又病还是太影响创作者的心情了。
评分007 *“一〇六 想要一个 很大的水晶球, 好对着它想心事。” *“二十岁的时候,我的境遇起了很大的变动。回乡的事,结婚的事,还有什么财产也没有的一家人糊口的责任,同时落到我的身上了。我对于这个变动,不能定出什么方针来。从那以后到今天为止我所受的苦痛,是一切空想家——在自己应尽的责任面前表现得极端卑怯的人——所应该受的。特别是像我这样一个除了作诗和跟它相关联的可怜的自负之外,什么技能也没有的人,所受的痛苦也就更强烈了。” 实名赞同短评里对它的形容,“像雪夜里的一场梦。”
评分2018.28 和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景版的主要内容相比没有不同,仅仅多了版画插图和书末周作人的译后记。啄木已经不在世很多年,想必是因为去年周作人先生已经逝世50年,过了著作权保护期了,因此出版社都一窝蜂地出版吧。
评分作者体质如黛玉,寿命不及26。一生似乎没有过夏天,始终生活在冬季,只是偶尔游离到冬春或秋冬交界处,受薄薄暖意触动,心中泛起涟漪,每每一句话三折写出感受...最后短篇“可以吃的诗”,像一股清流.....译文有经典的流畅...
评分这书名可够自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