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歌是所谓生活之歌,不但是内容上注重实生活的表现,脱去旧例的束缚,便是在形式上也起了革命,运用俗语,改变行款,都是平常的新歌人所不敢做的。
——文学家、翻译家 周作人
石川啄木在我的想象里,是会在一段孤寂的旅途中遇到的人,你熟悉这种感觉:即使相对无语,在各自的眼神里也能闪烁起无声的话语。这也正是我读他的诗时心里涌出的感受。
——音乐人 钟立风
这本石川啄木的诗歌集,很像我最亲爱的给我写来的信啊。
——诗人、小说家 巫昂
我喜欢那些能够释放心里的恶魔,跟随心里的魔鬼去驰骋的写作者,石川啄木即是其一。
——出版人 陈亮
特邀新锐画家马君MA JUN特别制作了20张木刻插画,每一张画都触及啄木诗歌的灵魂
由“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周伟伟整体设计
布面精装 / 烫色工艺 / 内文图文套锁 / 用纸典雅
石川啄木 (1886 -1912),日本明治时代诗人、评论家。原名石川一,石川啄木是他的笔名,并以此名传世。他出身贫苦,曾当过小学代课老师、新闻记者、报社校对,著有《憧憬》《悲伤的玩具》《一握砂》等。石川啄木用现代语写传统的短歌,并在音律、断句方面亦有创新,他的歌集开创了日本短歌的新时代。
据《周作人年谱》(张菊香、张铁荣编):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得人民文学出版社信,约先为翻译日本石川啄木的诗歌,即着手翻译”;五月十一日,“翻译日本石川啄木诗歌脱稿”;五月十五日,“校阅所译日本作家石川啄木诗歌讫”;一九六二年一月,“与卞立强合译的《石川啄木...
评分据《周作人年谱》(张菊香、张铁荣编):一九五九年三月十日,“得人民文学出版社信,约先为翻译日本石川啄木的诗歌,即着手翻译”;五月十一日,“翻译日本石川啄木诗歌脱稿”;五月十五日,“校阅所译日本作家石川啄木诗歌讫”;一九六二年一月,“与卞立强合译的《石川啄木...
评分石川啄木的短歌有种闭着眼睛往生活里撞的感觉。写的明明是日常的心绪、身边的人、季节,轻巧明晰,但并不明亮。细微的情趣,他不站在地面上歌唱,倒像迎着风眼泪却永远干不了的状态。“ 从留恋变成哀伤,从哀伤变成自嘲。 ” 二十岁的年龄,做了父亲的诗人,应该多些希望的。 ...
评分 评分好读,周作人的文笔一点不过时啊,忧郁而丧,都是相思怀乡旧情
评分让敏感的心进入生活,让生活的每一块碎片都变成诗
评分看完多想给啄木写封回信……
评分这书名可够自恋的
评分作者体质如黛玉,寿命不及26。一生似乎没有过夏天,始终生活在冬季,只是偶尔游离到冬春或秋冬交界处,受薄薄暖意触动,心中泛起涟漪,每每一句话三折写出感受...最后短篇“可以吃的诗”,像一股清流.....译文有经典的流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