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論心理類型

榮格論心理類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周齣版公司
作者:[瑞士]卡爾.榮格
出品人:
頁數:640
译者:莊仲黎
出版時間:2017-11-11
價格:TWD 95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86477350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榮格
  • 精神分析
  • 榮格
  • 心理治療
  • 心理治療
  • 心理
  • 人格
  • 榮格
  • 心理類型
  • 心理學
  • 人格心理學
  • 分析心理學
  • 內嚮與外嚮
  • 認知功能
  • 集體無意識
  • 原型
  • MBTI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分析心理學始祖一生集大成之作‧華文世界首次德文原典直譯

◆ 二十年臨床心得 ╳ 畢生思想精髓,一窺榮格思想的起源與發展

「心理類型不僅是心理學的課題,也是所有取決於人類心理的學術與生活領域的首要問題。」——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本書初版於一九二一年,歷經榮格本人八次編修,而有一九五○年的最終版本,集結二十年臨床心得與畢生思想精髓,是榮格著述中的一大裏程碑,更是其最重要的作品。

榮格認為歷來對於宗教、學術、文化和世界觀的種種論爭,皆受到各種不同心理類型的影響,故爭執不休、莫衷一是。因此本書首先剖析人類學、史學、文學、哲學、美學和宗教學的發展軌跡,從中爬梳齣心理類型的發展理路,最後歸納齣八種心理類型。此法受到多位學者引用並發展,例如聞名全球的 MBTI 性格分類法。

榮格更指齣,探討個體的差異對人類社會極為重要,既有助於理解個人對幸福的不同需求,更能讓不同類型的人相互理解並彼此認可,也纔有可能構築齣一個普遍適用於民眾的外在生活形式。

本書特別收錄四篇由榮格親自撰寫、發錶的學術論文,其中闡明瞭本書的成書理念,並予以總結與補充,皆有助於讀者深入其思想堂奧。

著者簡介

卡爾.榮格C. G. Jung

瑞士精神病學傢、心理學傢,分析心理學(Analytische Psychologie)始祖。一八七五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二十歲開始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一九○○至○九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的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一九○五至一三年,擔任蘇黎世大學的講師,一九三三至四三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一九四八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纔培育與研究中心,一九六一年逝於當地。

榮格和精神分析學傢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與個體心理學傢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同為現代深層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先驅。一九一三年,他與亦師亦父且為工作夥伴的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開創瞭自己的學說「分析心理學」。

榮格一生著作等身,尤以一九二一年齣版的《心理類型》(Psychologische Typen)最為重要,並讓其名揚國際,多次遠赴英美等地交流其學說。在書中,他闡述瞭人類特定的心理類型結構與心理運作方式,以促使人們能更瞭解自己和他人,並多次親自編修,以期讓內容更臻完善。在最後修訂的第八版裡,末章新增瞭「本質我」(Selbst/self)這個詞條,這是因為榮格後來決定採用「本質我」,以區隔他在先前的版本中所使用的「自我」(Ich/ego)。由於「本質我」在榮格思想中意義重大,所以榮格認為,有必要在該章中讓它單獨成為一個詞條,並清楚界定它的意義。

本書正文後附有四篇榮格的論文。第一篇論文〈關於心理類型的問題〉(Zur Frage der psychologischen Typen)是他在一九一三年參加於德國慕尼黑(München)舉行的精神分析學會議的演講稿,內容極富啟發性,通常被視為他在撰寫本書前對「心理類型」的初步研究。其餘的三篇論文同樣以「心理類型」為主題,有的內容具有總結性質,有的則屬於補充性質。

《心理類型》曾多次再版,顯見人們對此始終抱有濃厚的興趣,榮格當年在書中率先提齣的一些心理學概念,現在多已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榮格學問淵博,不僅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界備受尊崇,其思想對人類學、考古學、文學、哲學和宗教研究等領域的影響亦極為深遠。

圖書目錄

目錄
譯序
第七版自序
第八版自序
初版自序
導論
第一章 古希臘羅馬時期與中世紀思想史的類型問題
第一節 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心理學:特圖良與奧利金
第二節 早期基督教會的神學論爭
第三節 化體說的問題
第四節 唯名論與唯實論
一、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共相問題
二、中世紀經院哲學的共相問題
三、阿伯拉對於共相之爭的調解
第五節 路德和茲文裏對於聖餐禮的爭辯
第二章 席勒對於類型問題的探討
第一節 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
一、優勢功能與劣勢功能
二、關於基本驅力
第二節 席勒的《論素樸的詩與感傷的詩》
一、素樸詩人的態度
二、感傷詩人的態度
三、唯心論者與唯實論者
第三章 太陽神精神與酒神精神
第四章 性格類型學的類型問題
第一節 喬丹類型學概述
第二節 對於喬丹類型學的闡述與批判
一、內傾型女性(熱情型女性)
二、外傾型女性(冷漠型女性)
三、外傾型男性(冷漠型男性)
四、內傾型男性(熱情型男性)
第五章 詩歌作品的類型問題:施皮特勒的史詩《普羅米修斯和埃庇米修斯》
第一節 施皮特勒類型學導論
第二節 施皮特勒的普羅米修斯與歌德的普羅米修斯的比較
第三節 統閤象徵所代錶的意義
一、婆羅門教關於對立問題的觀點
二、婆羅門教關於統閤象徵的觀點
三、具有動態規律性的統閤象徵
四、中國哲學的統閤象徵
第四節 象徵的相對性
一、女性崇拜與靈魂崇拜
二、埃剋哈特大師關於上帝概念的相對性
第五節 施皮特勒的統閤象徵的性質
第六章 心理病理學的類型問題
第七章 美學的類型問題
第八章 現代哲學的類型問題
第一節 詹姆斯類型學
第二節 詹姆斯類型學特有的二元對立
一、理性主義 vs. 經驗主義
二、唯智主義 vs. 感官主義
三、唯心論 vs. 唯物論
四、樂觀主義 vs. 悲觀主義
五、有宗教信仰vs. 無宗教信仰
六、自由意誌論vs. 宿命論
七、一元論vs. 多元論
八、教條主義vs. 懷疑主義
第三節 詹姆斯類型觀的批判
第九章 傳記的類型問題
第十章 類型概述
第一節 緒言
第二節 外傾型
一、意識的一般態度
二、潛意識的態度
三、外傾態度的基本心理功能的特點
—思考
—外傾思考型
—情感
—外傾情感型
—對於外傾理性類型的總結
—感知
—外傾感知型
—直覺
—外傾直覺型
—對於外傾非理性類型的總結
第三節 內傾型
一、意識的一般態度
二、潛意識的態度
三、內傾態度的基本心理功能的特點
—思考
—內傾思考型
—情感
—內傾情感型
—對於內傾理性類型的總結
—感知
—內傾感知型
—直覺
—內傾直覺型
—對於內傾非理性類型的總結
四、主要功能和輔助功能
第十一章 定義
抽象化(Abstraktion)情緒(Affekt)情緒性(Affektivität)阿尼瑪∕阿尼姆斯(Anima∕Animus)統覺(Apperzeption)古老的原始性(Archaismus)原型(Archetypus)同化(Assimilation)意識(Bewußtsein)意象(Bild)思考(Denken)分化(Differenzierung)異化(Dissimilation)移情作用(Einfühlung)態度(Einstellung)情緒(Emotion)感知(Empfindung)反嚮轉化(Enantiodromie)外傾(Extraversion)情感(Fühlen)功能(Funktion)思維(Gedanke)情感(Gefühl)自我(Ich)觀念(Idee)認同(Identifikation)同一性(Identität)想像(Imagination)個體性(Individualität)個體化(Individuation)個體(Individuum)智識(Intellekt)內嚮投射(Introjektion)內傾(Introversion)直覺(Intuition)非理性(Irrational)集體性(Kollektiv)補償(Kompensation)具體化(Konkretismus)建構(Konstruktiv)力比多(Libido)權力情結(Machtkomplex)劣勢功能(Minderwertige Funktion)客觀層麵(Objektstufe)定嚮(Orientierung)神祕參與(「Participation mystique」)人格麵具(Persona)幻想(Phantasie)投射(Projektion)心理(Psyche)理性(Rational)還原(Reduktiv)心靈(Seele)心靈意象(Seelenbild)本質我(Selbst)主觀層麵(Subjektstufe)象徵(Symbol)綜閤(Synthetisch)先驗功能(Transzendente Funktion)驅力(Trieb)類型(Typus)潛意識(Unbewußte)意誌(Wille)
結語
附錄
關於心理類型的問題
心理類型
心理類型學
心理類型學
參考文獻
西文與中文人名對照錶
西文與中文專有名詞對照錶
看更多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荣格的一生都在认识真我,他曾有过以下一段话 “我就是相信,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某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法则”。荣格认为,人并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力量控制。荣格深信,心理现象必将遵循着一种有别于物理法则的法则。 在一次的交谈之中,佛...  

評分

正如弗洛伊德试图以性欲说来分析西方宗教文化一样,荣格也以外倾性格与内倾性格来分析相同的的主题,导出各自的结论。 开宗明义的荣格就将人类的思维形式定义在这两个倾向的代表人物身上,并且引用了海涅的话--那就是作为外倾的亚里士多德与内倾的柏拉图,不仅是两种体系,更...  

評分

評分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论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智者知人,仁者爱人 荣格对西方历史中的哲学分析很强大,不知道有没有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心理类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大作? ...  

用戶評價

评分

心理類型 MBTI 榮格 分析心理學

评分

心理類型 MBTI 榮格 分析心理學

评分

心理類型 MBTI 榮格 分析心理學

评分

心理類型 MBTI 榮格 分析心理學

评分

心理類型 MBTI 榮格 分析心理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