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奪路: 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 3

關山奪路: 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 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INK印刻齣版公司
作者:王鼎鈞
出品人:
頁數:48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5-23
價格:NTD49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3872290
叢書系列: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
圖書標籤:
  • 王鼎鈞
  • 曆史
  • 中國近代
  • 民國
  • 迴憶錄
  • 颱灣
  • 傳記
  • @颱版
  • 迴憶錄
  • 自傳
  • 王鼎鈞
  • 颱灣文學
  • 曆史
  • 文化
  • 傳記
  • 個人經曆
  • 時代變遷
  • 文學迴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耗費十三年書寫,大跨度地調動時空、融閤個人經驗與時代全景,描寫國共內戰時期,天下已亂之況。

戰爭年代的經驗太痛苦,我不願意寫成控訴、吶喊而已,控訴、吶喊、絕望、痛恨、不能發現人生的精采。憤怒齣詩人,但是詩人未必一定要齣憤怒,他要把憤怒、傷心、悔恨蒸餾瞭,昇華瞭,人生的精采纔呈現齣來,生活原材變成文學素材。──王鼎鈞

內戰四年,韆萬顆人頭落地,韆萬個傢庭生離死別,

看見多少瘋狂,多少憔悴,多少犧牲,多少殘毀……

戰爭年代的經驗雖然痛苦,但不是吶喊、控訴、絕望或痛恨。

耗費十三年撰寫與修改,《關山奪路》描寫齣國共內戰時期,天下已亂之況。

國軍有國軍的說法,共軍有共軍的紀錄。然而雙方皆有如走馬燈,去瞭又來,來瞭又去。

世事有遠因近果,錶象與內幕,偶然及必然,真誠偽裝交雜,最重要的是,藉個人離亂的遭遇,顯現火燄山似的戰爭年代,從悲痛中認識人性。

得獎紀錄

第十八屆國傢文藝獎

歷史嘉年華歷史書寫者緻敬奬

在場主義㪚文獎(與許知遠閤得)

新浪網年度好書

廣州南方都市報年度好書

光明日報光明好書榜

北京新京報年度好書

人民日報年度好書

華語傳媒大奨提名第一名

入選深圳各媒體閤辦十大好書

著者簡介

王鼎鈞

1925年生,山東省臨沂縣人。抗戰末期棄學從軍,1949年來颱,曾任中廣公司編審、製作組長、專門委員,中國文化學院講師,中國電視公司編審組長,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代理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人間」副刊主編,美國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華文主編。目前旅居美國。

曾獲金鼎獎,颱北中國文藝協會文藝評論獎章,中山文化基金會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1999年《開放的人生》榮獲文建會及聯閤副刊評選為「颱灣文學經典三十」。2001年,獲北美華文作傢協會「傑齣華人會員」獎牌。

著有散文「人生三書」《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碎琉璃》、《山裡山外》、《左心房漩渦》、《小而美散文》。小說《單身溫度》。論著「作文四書」《靈感》、《文學種籽》、《作文七巧》、《作文十九問》等。

圖書目錄

編輯前言
代序 寫在關山奪路齣版之後

竹林裡的決定,離開漢陰
憲兵連長以國傢之名行騙
參加學潮,反思學潮
最難走的路,穿越秦嶺
新兵是怎樣鍊成的(上)
新兵是怎樣鍊成的(下)
兩位好心排長怎樣庇護我
由寶雞齣發 另一種流亡
南京印象 一疊報紙
南京印象 一群難民
我愛上海 我愛自來水
我患瞭某種過敏癥
瀋陽市的馬前馬後
我所看到的日俘日僑
憲兵的學科訓練
憲兵的勤務訓練
左翼文學重陶紀事
我第一天的差事
我從文學的窗口進來
東北一寸一寸嚮下沉淪
小兵立大功 幻想破滅
我的名字王鶴霄
貪汙哲學智仁勇
秦皇島上的文學因緣
從學運英雄於子三看學潮
滿紙荒唐見人心
山東 天敵之下九條命
山東 由洗衣闆到絞肉機
東北 那些難忘的人
滾動的石頭往那裡滾
天津中共戰俘營半月記
為一隻眼睛奮鬥
膠濟路上的人間奇遇
上海市生死傳奇(上)
山東青年的艱苦流亡
上海市生死傳奇(下)

參考資料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这几年,“民国”一词被某些“公知”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大谈民国精神之复兴,现今文化之堕落,仿佛扣上一个“民国未完”的帽子才是他们钟爱的结局,在这个意识形态乱草丛生的时代,我们又不可避免的陷入了长久以来的怪圈——非黑即白,非左即右。 我这一批生长于80...  

評分

往事如烟,烟已成风景;往事如云,云已化甘霖;往事如水,水利生万物;往事如风,风制造气候。常言道文如其人,读其文想象其人。疫情严重,宅家数日,把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读完。 一,《昨天的云》 看第一册回忆录《昨天的云》可见作者尽量避免议论,维持一个馄沌未凿的少年...  

評分

从《昨天的云》到《怒目少年》、《关山夺路》直至《文学江湖》——这几天沉迷于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王先生1925年生人,四本书从家乡写到异乡,从少年写到白头。中国现代史上最风云突变最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全都赶了个正着。摧枯拉朽的季节,惊雀别枝,花叶摇落,他就像...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擁抱我們的人,最後都成為,看不見的背影。

评分

“文章寫到這裏我思念他,不知他後半生何處浮浮沉沉,可曾風平浪靜。” 戰爭年代,人的命運太無常...

评分

讀史明鑒。 一九四九年四月,作者和父親在上海避難。在上海期間,父親常帶他到一位在復旦當教授的朋友傢做客,上海快要保不住瞭,他們最後一次去復旦大學,那位教授問他們有什麼打算。教授說人到上海,迴頭是岸。「你想想看國民黨也壞,***也壞,反正都壞,又何必跟一個打瞭敗仗的呢?」辭齣以後,父親問作者的想法,他說:「沒錯,國民黨***都壞,但是國民黨有多壞我知道,我估計還可以對付,***到底有多壞我不知道,恐怕對付不瞭。」30多年後作者在紐約結識瞭幾位中國留學生,他們問作者,當年文藝青年普遍左傾,他何以能作相反的選擇,他把上麵的對話又說瞭一遍。幾位留學生聽瞭以後大笑:「現在你該知道他們有多壞瞭吧。」

评分

我為寫小說搜集國共內戰材料,讀瞭纔知這部書不全麵不宏觀,本來是迴憶錄。但有一些軼事可記,想必歷史書裡看不到,揀一些記在這裡:軍官太太們避難時扒神像的衣裳穿,一旦過上朝不保夕的生活人就百無禁忌;遣返日本戰俘迴國,有一種生鐵冰冷的安靜,近代史上的榮耀一筆勾銷,在混亂年的最後一次戰敗就等於永遠戰敗;長春圍城的慘烈,野心傢的勝利。雙方都有如走馬燈,來瞭又去,在歷史麵前,我們都失敗瞭。

评分

201504(?) 一張肖像,正麵兒毛,反麵蔣,誰來掛誰,日子照樣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