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奪路: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 3

關山奪路: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 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INK印刻出版公司
作者:王鼎鈞
出品人:
页数:4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5-23
价格:NTD49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3872290
丛书系列: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
图书标签:
  • 王鼎钧
  • 历史
  • 中国近代
  • 民国
  • 回忆录
  • 台湾
  • 传记
  • @台版
  • 回忆录
  • 自传
  • 王鼎鈞
  • 台湾文学
  • 历史
  • 文化
  • 传记
  • 个人经历
  • 时代变迁
  • 文学回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耗費十三年書寫,大跨度地調動時空、融合個人經驗與時代全景,描寫國共內戰時期,天下已亂之況。

戰爭年代的經驗太痛苦,我不願意寫成控訴、吶喊而已,控訴、吶喊、絕望、痛恨、不能發現人生的精采。憤怒出詩人,但是詩人未必一定要出憤怒,他要把憤怒、傷心、悔恨蒸餾了,昇華了,人生的精采才呈現出來,生活原材變成文學素材。──王鼎鈞

內戰四年,千萬顆人頭落地,千萬個家庭生離死別,

看見多少瘋狂,多少憔悴,多少犧牲,多少殘毁……

戰爭年代的經驗雖然痛苦,但不是吶喊、控訴、絕望或痛恨。

耗費十三年撰寫與修改,《關山奪路》描寫出國共內戰時期,天下已亂之況。

國軍有國軍的說法,共軍有共軍的紀錄。然而雙方皆有如走馬燈,去了又來,來了又去。

世事有遠因近果,表象與內幕,偶然及必然,真誠偽裝交雜,最重要的是,藉個人離亂的遭遇,顯現火燄山似的戰爭年代,從悲痛中認識人性。

得獎紀錄

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

歷史嘉年華歷史書寫者致敬奬

在場主義㪚文獎(與許知遠合得)

新浪網年度好書

廣州南方都市報年度好書

光明日報光明好書榜

北京新京報年度好書

人民日報年度好書

華語傳媒大奨提名第一名

入選深圳各媒體合辦十大好書

作者简介

王鼎鈞

1925年生,山東省臨沂縣人。抗戰末期棄學從軍,1949年來台,曾任中廣公司編審、製作組長、專門委員,中國文化學院講師,中國電視公司編審組長,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代理總編輯,《中國時報》主筆,「人間」副刊主編,美國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華文主編。目前旅居美國。

曾獲金鼎獎,台北中國文藝協會文藝評論獎章,中山文化基金會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1999年《開放的人生》榮獲文建會及聯合副刊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三十」。2001年,獲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傑出華人會員」獎牌。

著有散文「人生三書」《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碎琉璃》、《山裡山外》、《左心房漩渦》、《小而美散文》。小說《單身溫度》。論著「作文四書」《靈感》、《文學種籽》、《作文七巧》、《作文十九問》等。

目录信息

編輯前言
代序 寫在關山奪路出版之後

竹林裡的決定,離開漢陰
憲兵連長以國家之名行騙
參加學潮,反思學潮
最難走的路,穿越秦嶺
新兵是怎樣鍊成的(上)
新兵是怎樣鍊成的(下)
兩位好心排長怎樣庇護我
由寶雞出發 另一種流亡
南京印象 一叠報紙
南京印象 一群難民
我愛上海 我愛自來水
我患了某種過敏症
瀋陽市的馬前馬後
我所看到的日俘日僑
憲兵的學科訓練
憲兵的勤務訓練
左翼文學重陶紀事
我第一天的差事
我從文學的窗口進來
東北一寸一寸向下沉淪
小兵立大功 幻想破滅
我的名字王鶴霄
貪污哲學智仁勇
秦皇島上的文學因緣
從學運英雄于子三看學潮
滿紙荒唐見人心
山東 天敵之下九條命
山東 由洗衣板到絞肉機
東北 那些難忘的人
滾動的石頭往那裡滾
天津中共戰俘營半月記
為一隻眼睛奮鬥
膠濟路上的人間奇遇
上海市生死傳奇(上)
山東青年的艱苦流亡
上海市生死傳奇(下)

參考資料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往事如烟,烟已成风景;往事如云,云已化甘霖;往事如水,水利生万物;往事如风,风制造气候。常言道文如其人,读其文想象其人。疫情严重,宅家数日,把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读完。 一,《昨天的云》 看第一册回忆录《昨天的云》可见作者尽量避免议论,维持一个馄沌未凿的少年...  

评分

评分

这本书读到的太晚了,如果20岁前能读到,也许会少走很多弯路。 台湾版的书都很精致,通篇我没看到错别字。 这书虽贵了些,但太值得了。 试着抄两句轻松的娱乐一下吧“学生闹风潮好像男女接吻,有头一次就想第二次”。  

评分

刚读完《三国演义》的时候,我觉得乱世出英雄,觉得乱世是筛选英雄的一个契机。我觉得乱世才会需要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才会被识别,被任用,才会有机会发挥他们的才能。读完这本《关山夺路》,我觉得乱世里人如浮萍,命如草芥,也并非真的在乱世里能筛选出英雄来,反而是平民受...  

评分

有人问鼎公,关于中共内战的书那么多,读哪一本好?如果只读一本,他说,那就读张正隆的《雪白血红》,因为它的局限小,角度大。但他又说,再大的角度也大不过180度,如果想要了解那段历史的全貌,他的回忆录提供另外180度的视角。 “水要走路,山挡不住。”是他家乡的一句俗语...  

用户评价

评分

“文章写到这里我思念他,不知他后半生何处浮浮沉沉,可曾风平浪静。” 战争年代,人的命运太无常...

评分

拥抱我们的人,最后都成为看不见的背影

评分

拥抱我们的人,最后都成为看不见的背影

评分

“文章写到这里我思念他,不知他后半生何处浮浮沉沉,可曾风平浪静。” 战争年代,人的命运太无常...

评分

读史明鉴。 一九四九年四月,作者和父亲在上海避难。在上海期间,父亲常带他到一位在复旦当教授的朋友家做客,上海快要保不住了,他们最后一次去复旦大学,那位教授问他们有什么打算。教授说人到上海,回头是岸。「你想想看国民党也坏,***也坏,反正都坏,又何必跟一个打了败仗的呢?」辞出以后,父亲问作者的想法,他说:「没错,国民党***都坏,但是国民党有多坏我知道,我估计还可以对付,***到底有多坏我不知道,恐怕对付不了。」30多年后作者在纽约结识了几位中国留学生,他们问作者,当年文艺青年普遍左倾,他何以能作相反的选择,他把上面的对话又说了一遍。几位留学生听了以后大笑:「现在你该知道他们有多坏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