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讲义》:1933年老北大课程讲义面世,很有历史价值。从中可见朱光潜先生对诗学的深入思考,为其代表作《诗论》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朱光潜乃中国现代美学开山人物,真正的学界泰斗,对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影响深远。《诗论》是他写了一辈子的代表作,也是他非常重视的著作,这本讲义见证了他的诗学追求的起点。
本书虽然讨论诗学理论,却并不呆板晦涩,仍体现了作者一贯的行文风格,文笔流畅,鉴赏品评如行云流水。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桐城人。早年曾留学欧洲,后长期执教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任中华美学会会长。著有《诗论》《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有《朱光潜全集》传世。
经豆友大面包提示,才知道有这本书,翻了一下,感觉挺不妙,有必要来说说。 编者的“校订说明”是这么写的: 【在为安徽教育出版社编《朱光潜全集》期间,我发现了《诗论》的两种讲义,都是大十六开本。一本封面题“诗论 七月五日装成 近代文 附”,正文书名为“诗学通论”...
评分经豆友大面包提示,才知道有这本书,翻了一下,感觉挺不妙,有必要来说说。 编者的“校订说明”是这么写的: 【在为安徽教育出版社编《朱光潜全集》期间,我发现了《诗论》的两种讲义,都是大十六开本。一本封面题“诗论 七月五日装成 近代文 附”,正文书名为“诗学通论”...
评分经豆友大面包提示,才知道有这本书,翻了一下,感觉挺不妙,有必要来说说。 编者的“校订说明”是这么写的: 【在为安徽教育出版社编《朱光潜全集》期间,我发现了《诗论》的两种讲义,都是大十六开本。一本封面题“诗论 七月五日装成 近代文 附”,正文书名为“诗学通论”...
评分经豆友大面包提示,才知道有这本书,翻了一下,感觉挺不妙,有必要来说说。 编者的“校订说明”是这么写的: 【在为安徽教育出版社编《朱光潜全集》期间,我发现了《诗论》的两种讲义,都是大十六开本。一本封面题“诗论 七月五日装成 近代文 附”,正文书名为“诗学通论”...
评分经豆友大面包提示,才知道有这本书,翻了一下,感觉挺不妙,有必要来说说。 编者的“校订说明”是这么写的: 【在为安徽教育出版社编《朱光潜全集》期间,我发现了《诗论》的两种讲义,都是大十六开本。一本封面题“诗论 七月五日装成 近代文 附”,正文书名为“诗学通论”...
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梳理特别翔实
评分商金林老师的《校订后记》提及几个有趣的问题:其一,朱光潜的“北大读诗会”始末;其二,齐邦媛笔下的朱光潜,以及知识分子眼中的“文学的力量”(似与陈世骧惊人一致);其三,《诗论》增补版中的《陶渊明》,及与鲁迅的争论(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与陈寅恪的商榷,以及朱的人生情志;其四,关于京派与海派的趣味之争,以及朱对于“文学之力量”的现实回应。
评分商金林老师的《校订后记》提及几个有趣的问题:其一,朱光潜的“北大读诗会”始末;其二,齐邦媛笔下的朱光潜,以及知识分子眼中的“文学的力量”(似与陈世骧惊人一致);其三,《诗论》增补版中的《陶渊明》,及与鲁迅的争论(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与陈寅恪的商榷,以及朱的人生情志;其四,关于京派与海派的趣味之争,以及朱对于“文学之力量”的现实回应。
评分和《诗论》内容似乎有很大不同,删减了中间大部分内容。怪不得看得很不舒服?
评分校订后记里,商金林先生对于《讲义》之于《诗论》的意义进行了三重解释(p263~268)。如果读过《诗论》而意犹未尽,此书很值得一读。如师在侧。后记也是精华,尤其第三部分读诗会,第四部分《文学杂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