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学 山水 古代文学 古典文學 诗歌 山水詩 文学研究 文化
发表于2025-02-08
诗与它的山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最早认识自然山水之审美价值并持续进行书写,是中国文学令人瞩目的一项成就。关于自然风景的许多话语和观念都率先在诗中出现,而后方衍至绘画,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表达。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萧驰花费七年时间,以十次实地考察为基础,写作了这部新著。作者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理论进路,结合案头研究与户外考察,对自谢灵运被贬永嘉的永初三年迄至白居易于洛阳谢世的会昌六年这424年间的诗歌文本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内容涵摄了此期间最重要的十五位书写自然山水的诗人:谢灵运、鲍照、谢朓、江淹、何逊、阴铿、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韦应物、元结、柳宗元、韩愈、白居易。每章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以对中古诗歌审美话语的考掘,本书亦为探讨早期山水画和园林中的景观观念形成提供了线索。作者更向世人发起呼吁——中华山河不仅为古人吟咏的对象,亦是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广阔语境,一旦被横加破坏便再难复现。
萧 驰 曾于中国大陆修读中国文学批评史。1987年负笈北美。先后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修读比较文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任教。是滥觞北美而流播亚洲“中国抒情传统”学术型态中重要学者,多年来致力其发展。所撰《中国抒情传统》(台北:允晨,1999)对此作初步理论思考;The Chinese Garden as the Lyric Enclave: A Generic Study of theStory of Stone(密歇根:密歇根大学,2001)探讨此传统在明清文人生活文化和近代小说世界中的延伸;与柯庆明合编《中国抒情传统的再发现》(上、下册,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回顾此学术四十年发展。20世纪末以来,倾心研究中国主要思想背景下抒情传统的观念史,三卷本《中国思想与抒情传统》(《玄智与诗兴》、《佛法与诗境》、《圣道与诗心》,台北:联经,2012)是历时十二年研究的成果。这本《诗与它的山河》呈现了作者近年最新的关注点和研究进展。
【藏书阁打卡】 简单说就是以“山水书写”为线索的中古诗史,专注挖掘“山水”在不同诗人笔下的变化与发展。于是在这个谱系中,谢灵运首先写了大量的“山水”,然后鲍照、谢朓在“山水”基础上开始写“风景”,而江淹确立了“神思”,何逊开创了“画意空间”,王维进一步有了“禅意小空间”,杜甫则加入家国情怀成了“山河”……“山水”美感如此步步生长。 虽然“山水书写”类似“身体书写”,朱利安写过《山水之间》,也不难想是由西方风景开始思考中国风景,而且确实始终在比较,但于古诗研究还是耳目一新。现地考据,丰满了“山河”,文本细读丰满了“诗”,都可见工夫、心血与爱,虽然繁琐,却不必删改。有暇不妨通读,无暇不妨跳读。 但是多处引用西方理论,如福柯、巴什拉、朱利安、梅洛庞蒂、荣格,窃以为有点损伤书的美感,而作用还需商榷。
评分结合了实地与山水诗文互文,鉴赏和话语分析,谢灵运爱澄净山水,肢体运动而心情转换,鲍谢则是在地历时,偏好迷蒙烟雨。演变至神思空间,天候和历史皆可融于景中。桃源的继承中,渔人和桃源中人身份使诗歌呈现不同的特质。李杜分别以个人经历和文化传统入诗,韦应物写虚化之景,追求平常。柳宗元追求幽藏,由山水至园林;韩愈山水怪诞变形,逆势进取。白居易写江南水国,城市生活和晚近语体出现。叹为观止
评分在当代研究古典文学,确实要有点刻舟求剑的精神,否则从文献到文献,或以西学理论阐释古典,意思其实都不太大,很难有多少新意。这种实实在在的田野调研方式不啻为一种有效手段。全书精彩地方比比皆是,论谢灵运、韦应物、韩愈等颇多新意,唯一遗憾是全书由分篇论文缀成,连贯性较差,行文枝蔓过甚,语言欠精炼,全书可删减约1/4文字。
评分宝藏地图。 追光蹑影,“现量”是辋川诗唯一的真实。
评分读过萧驰先生的好几本书。文辞和义理略有缺憾,尚不能归入大学者之流,但水平在当今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属于一流。勤勉、刻苦、专注,治学榜样!
无意质疑萧老师的学识水平。但就自己的疑惑而言,这本大部头没有给我很多新知。在我看来,古典山水诗中的经典意象如何建构?它们基于什么样的审美心理?又有哪些宗教的、社会的因素影响山河诗学的发展?这些倒没有清晰的解答,总的来说我跟萧老师仿佛在追索两种东西。 本以为它...
评分概述为主,便于日后回忆和检索。 本书由十篇论文构成,聚焦中古诗文对山水美感的表达,不是试图建立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而是关注其中“琐碎”的部分。每篇论文都会聚焦一位或几位诗人,结合现地考察探讨该诗人在描写山水时的取舍和其笔下山水呈现的特点。萧驰对此用不同的核心...
评分 评分概述为主,便于日后回忆和检索。 本书由十篇论文构成,聚焦中古诗文对山水美感的表达,不是试图建立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而是关注其中“琐碎”的部分。每篇论文都会聚焦一位或几位诗人,结合现地考察探讨该诗人在描写山水时的取舍和其笔下山水呈现的特点。萧驰对此用不同的核心...
诗与它的山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