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它的山河

诗与它的山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萧驰
出品人:
页数:6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12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0396
丛书系列:三联文史新论
图书标签:
  • 文学
  • 山水
  • 古代文学
  • 古典文學
  • 诗歌
  • 山水詩
  • 文学研究
  • 文化
  • 诗歌
  • 山水
  • 文化
  • 文学
  • 自然
  • 意境
  • 中国
  • 美学
  • 哲思
  • 情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最早认识自然山水之审美价值并持续进行书写,是中国文学令人瞩目的一项成就。关于自然风景的许多话语和观念都率先在诗中出现,而后方衍至绘画,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表达。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萧驰花费七年时间,以十次实地考察为基础,写作了这部新著。作者以新的观察角度和理论进路,结合案头研究与户外考察,对自谢灵运被贬永嘉的永初三年迄至白居易于洛阳谢世的会昌六年这424年间的诗歌文本进行了一次大胆探索,内容涵摄了此期间最重要的十五位书写自然山水的诗人:谢灵运、鲍照、谢朓、江淹、何逊、阴铿、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韦应物、元结、柳宗元、韩愈、白居易。每章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以对中古诗歌审美话语的考掘,本书亦为探讨早期山水画和园林中的景观观念形成提供了线索。作者更向世人发起呼吁——中华山河不仅为古人吟咏的对象,亦是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广阔语境,一旦被横加破坏便再难复现。

作者简介

萧 驰 曾于中国大陆修读中国文学批评史。1987年负笈北美。先后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修读比较文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任教。是滥觞北美而流播亚洲“中国抒情传统”学术型态中重要学者,多年来致力其发展。所撰《中国抒情传统》(台北:允晨,1999)对此作初步理论思考;The Chinese Garden as the Lyric Enclave: A Generic Study of theStory of Stone(密歇根:密歇根大学,2001)探讨此传统在明清文人生活文化和近代小说世界中的延伸;与柯庆明合编《中国抒情传统的再发现》(上、下册,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回顾此学术四十年发展。20世纪末以来,倾心研究中国主要思想背景下抒情传统的观念史,三卷本《中国思想与抒情传统》(《玄智与诗兴》、《佛法与诗境》、《圣道与诗心》,台北:联经,2012)是历时十二年研究的成果。这本《诗与它的山河》呈现了作者近年最新的关注点和研究进展。

目录信息

导 论
第一章 大谢“山水”探秘
第二章 后谢灵运时代的“风景”
第三章 南朝诗的空间内化
第四章 问津“桃源”与栖居“桃源”
第五章 生气充盈的李白山水世界
第六章 杜甫夔州诗中的“山河”与“山水”
第七章 不平常的平常风物
第八章 “山水”可惧,“水石”可居
第九章 生狞的天地图景
第十章 水国之再呈现
全书结论
引用书目
主题词索引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很严谨啊,很多诗里提到的地方都亲自考察过,连GPS地址(N S)都给出来了, 每章后面所附的参考书目都有200多个。“在中国艺术中发寻一个能体现本文化存有形象观念的对应,则是山水,因为中国艺术—— 画的不是静止的形状,而是正在成形或回归其无分别背景中的世界。” 谢...  

评分

无意质疑萧老师的学识水平。但就自己的疑惑而言,这本大部头没有给我很多新知。在我看来,古典山水诗中的经典意象如何建构?它们基于什么样的审美心理?又有哪些宗教的、社会的因素影响山河诗学的发展?这些倒没有清晰的解答,总的来说我跟萧老师仿佛在追索两种东西。 本以为它...  

评分

作者很严谨啊,很多诗里提到的地方都亲自考察过,连GPS地址(N S)都给出来了, 每章后面所附的参考书目都有200多个。“在中国艺术中发寻一个能体现本文化存有形象观念的对应,则是山水,因为中国艺术—— 画的不是静止的形状,而是正在成形或回归其无分别背景中的世界。” 谢...  

评分

无意质疑萧老师的学识水平。但就自己的疑惑而言,这本大部头没有给我很多新知。在我看来,古典山水诗中的经典意象如何建构?它们基于什么样的审美心理?又有哪些宗教的、社会的因素影响山河诗学的发展?这些倒没有清晰的解答,总的来说我跟萧老师仿佛在追索两种东西。 本以为它...  

评分

无意质疑萧老师的学识水平。但就自己的疑惑而言,这本大部头没有给我很多新知。在我看来,古典山水诗中的经典意象如何建构?它们基于什么样的审美心理?又有哪些宗教的、社会的因素影响山河诗学的发展?这些倒没有清晰的解答,总的来说我跟萧老师仿佛在追索两种东西。 本以为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做了我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

评分

这本书去年就买了,粗读之后又重读,之所以看了这么久,因为必须去把其中涉及的诗人诗歌一个个找出来重温,还有它解山水诗时使用了大量的画论,只好把宋人画论、林泉高致、李日华之类都找出来系统地重看。

评分

读过萧驰先生的好几本书。文辞和义理略有缺憾,尚不能归入大学者之流,但水平在当今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属于一流。勤勉、刻苦、专注,治学榜样!

评分

内容不如书名。

评分

【藏书阁打卡】 简单说就是以“山水书写”为线索的中古诗史,专注挖掘“山水”在不同诗人笔下的变化与发展。于是在这个谱系中,谢灵运首先写了大量的“山水”,然后鲍照、谢朓在“山水”基础上开始写“风景”,而江淹确立了“神思”,何逊开创了“画意空间”,王维进一步有了“禅意小空间”,杜甫则加入家国情怀成了“山河”……“山水”美感如此步步生长。 虽然“山水书写”类似“身体书写”,朱利安写过《山水之间》,也不难想是由西方风景开始思考中国风景,而且确实始终在比较,但于古诗研究还是耳目一新。现地考据,丰满了“山河”,文本细读丰满了“诗”,都可见工夫、心血与爱,虽然繁琐,却不必删改。有暇不妨通读,无暇不妨跳读。 但是多处引用西方理论,如福柯、巴什拉、朱利安、梅洛庞蒂、荣格,窃以为有点损伤书的美感,而作用还需商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