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知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根据自己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撰写的自传。对于这段横跨其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赵先生没有发表过多的感悟,只是对生活点滴如实记录,朴实无华的白话文中时不时还夹杂着那个年代的俏皮话,令人读起来不禁莞尔。赵先生从小对语言的好奇,对声音的兴趣,对音律的探究精神,无不预示着将来一位大学问家的诞生。此外,本书也从侧面反映出清末民初时期河北南部、南京、常州等地的一些社会现状和风土人情
赵元任(1892—1982),语言学家、作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生于天津,祖籍常州,赵宋皇室后裔。1910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批留美官费生,先后获得康奈尔大学理学学士、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心理学及物理学讲师,1925年清华国学院成立,聘他与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为“四大导师”。1929—1938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此后,先后在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82年病逝于美国。创作有《中国话的文法》《语言问题》等现代语言学著作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读着读着笑出来的地方很多 他写他小时候,有些记忆是一个场景,有些是一个片段,有些是一种感觉,关于一种感觉,赵元任说“还有一种——我也不能管他叫一景或是一幕,也不能算常干或是常见的事情,是一种常有的一种滋味。可是滋味是尝的,很难说的,不知道我...
评分我还记得本科时期汉语方言学课程上,老师播放赵元任录音的国际音标,一个老人低沉、虚弱、喑哑的声音从音箱里出来,燕子在我身边轻轻地喊:“别放了,真让人心疼”。 而我翻开《赵元任早年自传》看见赵元任去世前手写的新年贺卡时,燕子这句话好像又在耳边响起了。 ...
评分我还记得本科时期汉语方言学课程上,老师播放赵元任录音的国际音标,一个老人低沉、虚弱、喑哑的声音从音箱里出来,燕子在我身边轻轻地喊:“别放了,真让人心疼”。 而我翻开《赵元任早年自传》看见赵元任去世前手写的新年贺卡时,燕子这句话好像又在耳边响起了。 ...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读着读着笑出来的地方很多 他写他小时候,有些记忆是一个场景,有些是一个片段,有些是一种感觉,关于一种感觉,赵元任说“还有一种——我也不能管他叫一景或是一幕,也不能算常干或是常见的事情,是一种常有的一种滋味。可是滋味是尝的,很难说的,不知道我...
评分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年01月24日,发表时有改动 提到语言学家,一般人印象中大概总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赵元任却是一个例外。这位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一个极擅长从语言中寻摸趣味的人,在正经的语言学研究之外,他写过不少游戏文字(如通篇用一个汉字音节写...
简直是直白简单的描写,也可以看出一些东西。例如,清末民初,上洋学堂,居然真就有洋人教学,不单单实务英文,还有洋人教学画画,音乐课,圣约翰大学的老师。我小学时,就没有这样的资源,甚至连钢琴都没有,90年代的村镇小学跟差不多一百年前差距之大,当然有在文盲之中,这些进步学堂的学生都是精英的缘故,其次能有门路上进步学堂的家庭大多是家里有亲友在读的。 老先生当然是天才,物理数学,最后研究语言,选择自己的兴趣做了一辈子,去了美国,幸运。
评分2020年第42本:本来是不太爱读传记的。只是因为近期听到了《叫我如何不想他》,太温柔有情了,找来了元任先生的自传来看。书里是流水账一样地叙事,絮絮叨叨的,却看得乐乐呵呵,特别是童年部分,一些怪想法我小时候也有过啊。元任先生实在是一个有趣和充满活力的天才,这样的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的罢。拍了书里好多有趣的部分。
评分1.天才不可复制。赵当年家庭搬迁以及解除各方语言同时对此感兴趣,这种种因素结合才造就了这个天才。吾辈也不必妄自菲薄。 2.锻炼身体有必要。 3.人最终的选择还是会到自己喜欢的道路上来。 4.坚定了我写日记的想法,只是暂时没有想到如何让日记只有自己一个人看懂。
评分趙元任前輩童年並無奇異,蓋後天經歷養人,聯想到江南貢院,明清以降江南靈氣佔十之七八。
评分祖师爷的自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