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百年史

东京百年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美]爱德华·赛登施蒂克
出品人:
页数:728
译者:谢思远
出版时间:2018-9
价格:8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20217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日本史
  • 历史
  • 文化
  • 東京
  • 日本研究
  • 社会史
  • 城市
  • 东京
  • 历史
  • 百年
  • 日本
  • 社会
  • 变迁
  • 城市
  • 发展
  • 文化
  • 时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管哪种语言里,都很难找到一本书像日本研究专家、翻译家爱德华·赛登施蒂克对东京历史的经典叙述那样,不仅充满了一个城市及其国民的精神,而且渗透着作者的智慧。在这部不朽的名著中,作者凭借其对日本文化的渊博知识和深厚理解,以引人入胜的独特视角追溯了东京是如何从幕府将军的古老都市,历经明治、大正时代的沧桑巨变,转变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在带领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穿梭于百年东京的街头巷尾,感受它的各个街区如银座、日本桥等地兴衰沉浮的同时,通过各种令人惊叹的细节、详实的史料以及对日本文化的敏锐洞察力,揭示了近代日本为何能在积极吸收西方文化,成为世界强国之后,仍能将古老的传统文化延续至今的奥秘。

作者简介

爱德华·赛登施蒂克(Edward George Seidensticker,1921-2007),著名日本研究专家、翻译家。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长年居于日本,先后执教于东京上智大学、斯坦福大学(1962-1966)、密歇根大学(1966-1977)、哥伦比亚大学(1977-1985)。曾因日本文化研究及日本文学译介方面的杰出贡献,获旭日章(1975)、菊池宽奖(1977)、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奖(1984)。所译英文版《源氏物语》家喻户晓,被认为是该作品的最佳英译本。其对川端康成作品的杰出译介,最终促成川端康成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信息

引言
前言
(上部)下町,山之手
地图(1892年东京、1914年东京)
作者自序
第一章 终结与开端
第二章 文明开化
第三章 双重生活
第四章 颓废文化的衰亡
第五章 下町,山之手
第六章 大正风貌
(下部)东京崛起
地图(1927年东京、1932—1947年东京区部、1947年以来的东京都)
作者自序
第七章 震后的日子
第八章 快乐重建
第九章 黑暗降临
第十章 棒鳕和芋头
第十一章 奥运时代
第十二章 昭和余韵
作者注释
索引
中译本后记
(正在采用) (你提供的)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随着历史学日益专业化,如今的史书对普通读者来说恐怕已经越来越不友好了。动不动就是各种炫目的社科名词,密密麻麻的注释以及枯燥繁琐的理论分析。常常是兴致勃勃地打开一本书,结果望一眼后便敬而远之。 作为一本非传统意义上的“史书”,《东京百年史》就没有这些问题。作者...  

评分

很久没有看这么厚的社科书了,大抵因为懒的原因。不过这一次赶鸭子上架,想不看都不行,于是老老实实拿着书,赶着地铁,一页一页地仔细翻过。 如果只将这部书作为资料来翻阅,那未免有点小瞧它了。《东京百年史》结合的其实是文化史、战争史,以及其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历史。...  

评分

为什么说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大概是一个城市在漫长的历史中从一个没有生命的冰冷的无机物慢慢变成了一具仿佛有着自主意识的有机体吞噬着在其中的人们。街道、建筑像是构成了他的内部结构,而人是他的细胞,组成他又被他同化。总有几个城市会有一个公认的标签。 如果...  

评分

很久没有看这么厚的社科书了,大抵因为懒的原因。不过这一次赶鸭子上架,想不看都不行,于是老老实实拿着书,赶着地铁,一页一页地仔细翻过。 如果只将这部书作为资料来翻阅,那未免有点小瞧它了。《东京百年史》结合的其实是文化史、战争史,以及其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历史。...  

评分

很久没有看这么厚的社科书了,大抵因为懒的原因。不过这一次赶鸭子上架,想不看都不行,于是老老实实拿着书,赶着地铁,一页一页地仔细翻过。 如果只将这部书作为资料来翻阅,那未免有点小瞧它了。《东京百年史》结合的其实是文化史、战争史,以及其他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历史。...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自然灾害的关东大地震,对日本人民城市的影响,无疑远比任何社会国际大事件都要更大,大得多:颤抖吧人类。 看似有条理但还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但是内容真的丰富又有趣,穿插各种文人轶事八卦什么的hhh

评分

从明治天皇迁都到昭和天皇去世。东京,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经过了百年风雨、地震与轰炸的彻底性毁灭后仍然充满生命力的存在着。作者在本书中所描绘的就是属于东京的城市变迁史,明治时代依旧布满平房和熏人臭气的大型农村、大正浪漫,芥川龙之介的去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大地震后重建的东京也在不久之后的美军大轰炸中化为废墟。昭和天皇长达六十多年的御宇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自取灭亡后的重生、拼搏向上的国民、城市西扩的“副都”,战后的东京迅速从绝望中复活,变得更巨大、更具有活力。本书作为城市史地图极少,附图没有,读起来十分不便,另一方面引用的材料也比较单调,永井荷风是本书第一主角,引用他的小说比芥川谷崎加起来还要多。(作者一边批评永井荷风是三流小说家,一边又不厌其烦的引用永井的小说段落。粉到深处自然黑。)

评分

从明治天皇迁都到昭和天皇去世。东京,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经过了百年风雨、地震与轰炸的彻底性毁灭后仍然充满生命力的存在着。作者在本书中所描绘的就是属于东京的城市变迁史,明治时代依旧布满平房和熏人臭气的大型农村、大正浪漫,芥川龙之介的去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大地震后重建的东京也在不久之后的美军大轰炸中化为废墟。昭和天皇长达六十多年的御宇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自取灭亡后的重生、拼搏向上的国民、城市西扩的“副都”,战后的东京迅速从绝望中复活,变得更巨大、更具有活力。本书作为城市史地图极少,附图没有,读起来十分不便,另一方面引用的材料也比较单调,永井荷风是本书第一主角,引用他的小说比芥川谷崎加起来还要多。(作者一边批评永井荷风是三流小说家,一边又不厌其烦的引用永井的小说段落。粉到深处自然黑。)

评分

私.东京城记,有别于官志及一般社会文化史,毋宁说命名为“气根”化表述更相宜,作者气质兼具异邦人.本地通的双重身份,由此,历史向度重置为转场之幕,其节点不必然表现为实证的因果相续,同样,映写于作者时空意识中的江户—东京,也不必然趋近主流(主干)的历史编年,江户-东京的坏灭与再生,与其追摹都市象限的“罗夏墨迹”或制度剪影,毋宁依托其间,以个体记忆为起始,微距状物、漫衍“气根”,纷披的肌理(个体经验)与厚重的体块(总量历史)形成同框,最终焦距则取决于读者维度,因而,也惟有通读本书的读者,方能共享作者如许的长情告白

评分

太好了!本来是想去东京之前做功课,但是书太厚了,去之前看了一半,之后看了一半,行前行后阅读的体验很不一样,但是各有乐趣,作者很了不起,取多用宏的手笔,行云流水又充满幽默的语气让这本书内容十分丰富又不枯燥,译者也是很有心的人,结合了原版和日文译本,语言很通顺,翻译又很严谨,真的很了不起。读了这本书,东京一百年来的变化在我的心中被清楚的描绘出来,这种读书的幸福真是太美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