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与《我走了》组成了双联画的形式,在两本书中,人物和元素互相交叉,所讲述的故事确实独立的,可以独自理解。让·艾什诺兹从萨缪尔·贝克特的著名三部曲中汲取了灵感,尤其是,他从《莫洛伊》的一个段落中得到了他的双联画的名称。
断定是自己引起了菲利克斯的死亡,薇克图娃宁愿远走。她走到哪里,路易-菲利普都时不时地经过,告知她这桩事情的进展。不过,路易-菲利普在撒谎。
薇克图娃这一走,就走了一年。她的钱不断地减少,直到身无分文;她的处境不断恶化,直到风餐露宿。最后,她回到巴黎,回到她一年前常去的酒吧,却发现了菲利克斯,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篇幅之小,最后爆发出的空间确实如此之大。法国小说家总会用密集的描述让读者迷失,并在这种迷失中铺垫着路径的迷踪。的确无法在最后获得清楚的反映,也就是这当头一棒,之前文中的细节才又渗透出来,读者重新思考自己的阅读,组织回忆。
评分极富个人特色的叙事,又不会像格里耶那样太游戏。三言两语,流畅自然,加进来的修辞都恰到好处。豆瓣的介绍又剧透,莫看。
评分女流浪汉小说,和另一本《我走了》对照二刷。宾语像在机油里浸泡过。
评分一种我也很想写的小说。精致。
评分从女朋友家出来的路上在夜间相对空旷的地铁上一口气读完,于空间移动中阅读移动的空间,酣畅漓淋,若有所失,和女朋友一起置办了整套艾什诺兹,作为本年度第一个读书fla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