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与《我走了》组成了双联画的形式,在两本书中,人物和元素互相交叉,所讲述的故事确实独立的,可以独自理解。让·艾什诺兹从萨缪尔·贝克特的著名三部曲中汲取了灵感,尤其是,他从《莫洛伊》的一个段落中得到了他的双联画的名称。
断定是自己引起了菲利克斯的死亡,薇克图娃宁愿远走。她走到哪里,路易-菲利普都时不时地经过,告知她这桩事情的进展。不过,路易-菲利普在撒谎。
薇克图娃这一走,就走了一年。她的钱不断地减少,直到身无分文;她的处境不断恶化,直到风餐露宿。最后,她回到巴黎,回到她一年前常去的酒吧,却发现了菲利克斯,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完全可以在腦海中影像化......一種敘事中折射出的非常微妙的精神狀態....會想看杜蒙拍成電影
评分一场脱轨的逃亡,很像是悬疑小说的设计,却演变为现代文明中的鲁滨逊流亡记,一年的时间浓缩在短暂纸页里,如同欣赏一幅渐变色的长卷轴。
评分后期的艾什诺兹完成了从一个块状的整体性的描摹工程师向快闪动画导演的转变。一个语句的连接、一个场面的转换不再长篇累牍,而是灵光一闪的倏忽显现。
评分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篇幅之小,最后爆发出的空间确实如此之大。法国小说家总会用密集的描述让读者迷失,并在这种迷失中铺垫着路径的迷踪。的确无法在最后获得清楚的反映,也就是这当头一棒,之前文中的细节才又渗透出来,读者重新思考自己的阅读,组织回忆。
评分用最后一页,让整部小说的叙述,像透过水面一样发生折射,阅读中构建起的所有印象和情节的可能性,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偏离。用一个结尾,让一篇小说变成几乎两篇,让阅读和阅读之后的回想连接。像琴弦上的一个泛音。厉害的艾什诺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