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导论

技术哲学导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唐•伊德
出品人:
页数:163
译者:骆月明
出版时间:2017-9-1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12662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技术哲学
  • 哲学
  • Ihde
  • 哲学导论
  • 技术哲学
  • 哲学导论
  • 科技与社会
  • 技术伦理
  • 现代科技
  • 哲学基础
  • 认知科学
  • 人工智能
  • 技术发展
  • 人类未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唐·伊德(Don Irde)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实验现象学》(ExperimentaPhenomen070gy,1977)、《技术与实践》(Technics and Praxis, 1979)、《技术与生活世界》(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7d,1990)、《工具实在论》(InstrumentalRealism,1991)、《后现象学》(Post-phenomenlogy,.1993)、《技术中的身体》(80dies in Technology, 2002)、《具身的技术》(Lmbodied Technics,2010)等,主编“印第安纳技术哲学丛书”(The Indiana Senesin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等。

目录信息

序言:如何使用这本书
译者序:科技时代,须重视科学技术哲学的教育
第一章 导论
1.哲学
2.…的哲学
3.20世纪
4.科学哲学
5.哲学与技术
6.技术哲学
第二章 技术
1.技术与环境
2.一则技术故事
3.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
4.进步
5.技术与文化
第三章 技术及其问题
1.科学与技术
2.科学的技术
3.科学外的技术
4.全球问题
5.解决状况
第四章 技术现象
1.兰登·温纳:技术作为生命形式
2.艾伯特·伯格曼:聚焦物与装置范式
3.唐·伊德:生活世界的技术
4.当前发展状况
第五章 未来
1.基本问题:环境
2.多元文化
3.战争与财富
4.哲学及其发展
注释
建议阅读材料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译者骆月明,学霸体质,特立独行,眼神带毒,观点犀利,上海大学研究生中的风云人物。人是长得不错,就是可惜了她那翻译水平。《技术哲学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唐.伊德在技术哲学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研报主编,作为哲学系学霸,骆月明的有些翻译都是不通顺的,很难说达...

评分

译者骆月明,学霸体质,特立独行,眼神带毒,观点犀利,上海大学研究生中的风云人物。人是长得不错,就是可惜了她那翻译水平。《技术哲学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唐.伊德在技术哲学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研报主编,作为哲学系学霸,骆月明的有些翻译都是不通顺的,很难说达...

评分

译者骆月明,学霸体质,特立独行,眼神带毒,观点犀利,上海大学研究生中的风云人物。人是长得不错,就是可惜了她那翻译水平。《技术哲学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唐.伊德在技术哲学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研报主编,作为哲学系学霸,骆月明的有些翻译都是不通顺的,很难说达...

评分

译者骆月明,学霸体质,特立独行,眼神带毒,观点犀利,上海大学研究生中的风云人物。人是长得不错,就是可惜了她那翻译水平。《技术哲学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唐.伊德在技术哲学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研报主编,作为哲学系学霸,骆月明的有些翻译都是不通顺的,很难说达...

评分

译者骆月明,学霸体质,特立独行,眼神带毒,观点犀利,上海大学研究生中的风云人物。人是长得不错,就是可惜了她那翻译水平。《技术哲学导论》适合初学者阅读,唐.伊德在技术哲学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为研报主编,作为哲学系学霸,骆月明的有些翻译都是不通顺的,很难说达...

用户评价

评分

翻译有很多在中文里都能看出的错误。不过对了解当代技术哲学的主要问题还一些帮助。

评分

作为一本薄薄的导论,对于技术哲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展现,已经足够。唐·依德的个人色彩非常明显,侧重于关注作为一种特定研究领域和学科的“技术哲学”,而并不是思想概念中的“技术哲学”(这一主题在其他技术哲学导论类的书籍中更多见),更加重视当代的技术哲学思想。客观而言对于我这种入门者或者一般意义上的“爱好者”不算非常友好。最后,翻译问题拉低了整体的阅读体验,语病、翻译后产生的逻辑错误令人抓狂。(译者的译后记写的云里雾里,也没反省反省自己的翻译水平不足。)

评分

哲学倾向于思辨因而忽视了技术。培根而非笛卡尔。杜威作为先驱及其工具实在论,当代的“技科学”(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技术的非中立性。想不到跟哈拉维、拉图尔都有关系。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喜欢用烹饪比喻,风格是列举各观点,技术对文化的去中心化(关注了中国),比较有趣的是对伯格曼的介绍,具体见笔记。翻译不行扣一星。

评分

作为一本薄薄的导论,对于技术哲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展现,已经足够。唐·依德的个人色彩非常明显,侧重于关注作为一种特定研究领域和学科的“技术哲学”,而并不是思想概念中的“技术哲学”(这一主题在其他技术哲学导论类的书籍中更多见),更加重视当代的技术哲学思想。客观而言对于我这种入门者或者一般意义上的“爱好者”不算非常友好。最后,翻译问题拉低了整体的阅读体验,语病、翻译后产生的逻辑错误令人抓狂。(译者的译后记写的云里雾里,也没反省反省自己的翻译水平不足。)

评分

@2018-08-01 20:14:4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