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逻辑》是知名经济学家、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周其仁教授关于中国改革的力作!
本书用清晰的逻辑、简洁的语言、浅显的实证、趣味的叙述,回望、深察、预见改革之大势,揭示中国经济未来之走向,探索中国经济前行之方向与路径。
厉以宁、汪丁丁、胡舒立等鼎力推荐!
-----------------------------------------------------------------------------------------------------------------
改革从何而来?往何处去?未来中国如何前行?中国的改革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为什么讲起改革来还是颇为沉重?为什么我们这个体制改起来那么难?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专家学者、大众舆论,众说纷纭。
从改革史上标志性的莫干山会议开始,周其仁教授就密切参与中国改革的每一步。他善于从现实世界出发,用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和风趣、直白的文字,将中国改革的理念、方法和历程进行严密而逻辑清晰的梳理。从“邓小平做对了什么”到“中国还需要做对什么”,从“如何防止改革变成半拉子工程”到“怎么避免糟糕的政策组合”,周其仁教授系统地从产权改革、土地改革、货币改革等方面,深入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的来龙去脉和关键问题,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改革的逻辑。同时,周其仁教授对未来中国改革之路提出了独特看法。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之一。
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间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
1989年5月开始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为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等院校开设课程。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自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著作有《突围集》《城乡中国》《竞争与繁荣》《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世事胜棋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挑灯看剑》《产权与制度变迁》等。
1. 市场“看不见的手”对资源的配置不是全无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交易成本;科斯的研究使我们关注交易成本。 2. 计划经济体制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消除市场行为,因此不存在交易成本,但是维系这个组织的运行会产生的成本成为组织成本。 3. 既无交易成本,也无组织成本,正如永动机...
评分本书以改革为核心,谈产权、谈合约、谈土地、谈货币、谈制度,说到底是个大杂烩,主题太多,感觉像是一锅粥,找来找去也找不到题中逻辑二字之义,最后一部分的几篇文章更是乏善可陈滥竽充数,态度上不及《城乡中国》远矣。还好里面收录了《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
评分#19年春经双周老师中改专课程阅读作业其一 本书是周其仁老师有关改革的文字编辑而成的一本文集。从整体的独创性贡献来讲,周老师的研究方法是首当其冲的,既有的关于改革的大部分研究,或是关注于社会与历史的社会变迁范式,抑或是关注于统计数据的计量经济范式,而周老师则融...
评分分享一个观点吧。上周在“中国改革专题”课上,周其仁老师谈到中美贸易战的事情就提到,如今就关税问题上30%的壁垒施压其实真的不要想的太严重。这里有个数字,日美贸易战时,老美曾经给日本施加过100%的关税,特别在1990s成功地把当时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行业拉了下来(当年...
周其仁老师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一本文集,立足于考察制度变革对于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把制度经济学的各种理论,融汇到中国经济改革的众多现实议题当中,真正如他自己所说,探究“真实世界里的经济学”。对于产权制度、土地制度和货币制度这三大制度变革的论述,很见功力。虽然我并不是完全同意老师的所有观点,但这本文集带来的收益,仍然是非常之大。
评分像我这种经济知识几乎为零的人,此书就是打开了一个新的次元。这大概就是我容易被经济学家圈粉的原因吧。哦,再黑一次中信出版社。
评分拖延改革,不是出路。现实的局面,改革不但要跟腐败或溃败赛跑,还要和越来越年轻的社会主体的期望值赛跑,并有能耐把大量法外世界的活动,吸纳到体制里来。在这三个方向上,要是跑不赢,大麻烦在后面。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了一个由计划和命令指挥的超级国家公司,组织成本非常高昂,效率低下且并未真正消灭剥削。故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理论逻辑,即重新建立市场,削减超级国家公司的运行成本。中国改革中的关键步骤,即逐步推进产权界定,因为清晰的私人产权是盘活市场交易的前提。中国的改革在底层和上层两股合力下,从农村包产到户扩展到城市和工商业,在传统公有制的势力范围里逐步把所有权、转让权、合约权给划出来,奠定了一个活跃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怎样才能为新形势下的改革提供充足推动力,是中国深化改革的一个痛点。在周其仁看来,今天需要通盘考虑顶层设计,为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明确产权提供主要驱动力,把没有彻底完成的私权界定送上轨道,将公权约束尽早提上日程,以实现全面、彻底的产权保护。
评分雄文,宏论!必列今年十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